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DAV深度专访】深耕定制化与智能运维:揭秘启诺科技20载音视频征程的突围之道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lgh    2025-07-30 17:10:15     加入收藏    咨询

咨询
所在单位:*
姓名:*
手机:*
职位:
邮箱:*
其他联系方式:
咨询内容:
验证码:
不能为空 验证码错误
确定

远程音视频会议,早已从应急方案演变为企业运营的“神经系统”。当今时代,混合办公常态化、全球化协作深化,驱动着市场对更智能、更稳定、更贴合场景的音视...

  远程音视频会议,早已从应急方案演变为企业运营的“神经系统”。 当今时代,混合办公常态化、全球化协作深化,驱动着市场对更智能、更稳定、更贴合场景的音视频解决方案的渴求。在群雄逐鹿的赛道中,那些拥有深厚技术积淀、深刻理解用户痛点并持续创新的企业,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拥有超过20年行业深耕历史的上海启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诺科技”),正是这样一家在定制化与智能化道路上走出独特路径的企业。近日,DAV数字音视工程网记者特别专访启诺科技总经理黄永席先生,探寻其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与面向AI时代的战略布局。

二十年淬炼:从软件拓荒者到智能运维引领者的蜕变

  启诺科技的故事,是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一个生动切片。 据黄总向DAV记者介绍,启诺的起源可追溯至2003年。彼时,启诺科技以软件开发为核心业务,这在当时国内音视频行业初创公司中十分少见。“我们起步于办公自动化(OA)软件的研发和实施,”黄总回忆道,“但在那个年代,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对信息化的投入意愿和认知都有限,纯软件产品的推广异常艰难。”

 

  面对市场困境,启诺科技在2007年前后开启第一次重要转型—在纯软件平台基础上,通过API或SDK集成第三方功能模块,如网络视频会议和语音通讯。“我们与北京某公司的视频会议软件合作,在2008年便实现了多服务器集群功能,”黄总透露,“这个技术在当时非常超前,甚至领先于一些后来成为巨头的企业近十年。”然而,技术的领先并未立即转化为商业成功,市场环境的成熟度成为关键制约。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11-2017年间。启诺科技敏锐地意识到纯软件路径的局限性,开始积极拥抱硬件,走向软硬件融合之路。 “我们开始与宝利通、思科等主流视频会议硬件厂商合作,尝试将软件能力与硬件设备深度结合,”黄总介绍道。也是在这一时期,启诺科技核心创新产品“音像联动系统”的雏形开始萌芽。“最初我们尝试用继电器等简单方式实现基础功能,到2017年正式迈出关键一步:与安度、海天、雷蒙电子等行业领先的话筒品牌合作,将我们自研的音像联动控制芯片模块嵌入他们的话筒中。”这一创新使得启诺的系统能够直接驱动如华为视频会议终端等主流设备,实现更智能的发言者跟踪功能,无需大规模更换现有设备或重新布线,大大降用户部署门槛和成本,并同步开始部署相关知识产权申报。

 

  2018-2019年,启诺科技迎来爆发式成长和技术体系化。黄总告诉DAV记者:“我们开始真正拥有自己的嵌入式软硬件产品,并逐步建立专属生产线,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闭环。” 更重要的突破是“云会议管理系统”的推出。“在服务中国移动等大型客户时,启诺深刻感受到客户对会议室设备集中管理、状态感知和远程运维的迫切需求。”1.0版本实现以会议室为单位的管理,而随后的2.0版本则进一步实现革命性的“以设备为单位”的精细化管理,为智能化运维奠定坚实基础。

 

定制化铸就护城河:精准解决用户“最后一公里”难题

  当被问及启诺科技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屹立20年的核心优势时,黄总毫不犹豫地强调“深度定制化服务”。“大品牌有其规模优势,而我们的优势在于对客户个性化、甚至‘疑难杂症’需求的快速响应和解决能力,”黄总解释道,“我们可以针对特定场景问题,进行软硬件的定制化开发,确保最终效果满足甚至超越客户预期。” 启诺科技的王牌产品“音像联动系统3.0”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诠释。该系统在浙江省国家电网全省项目中大放异彩。“浙江国网从省厅到各地市供电所,部署大量的华为视频会议系统,”黄总介绍道,“我们的系统核心价值在于‘无感融合’:用户只需将话筒(如一拖八、一拖四等)通过网线接入华为终端的第二路网口,即可实现‘开机即定位发言人特写、关机自动归位’的智能跟踪功能。”这种对现有主流系统的高度兼容性,即可避免用户昂贵的设备更换和复杂的重新布线,幽显著提升了部署效率和用户体验。

 

  而另一款重磅产品—“云会议管理系统”则将其定制化和智能化能力提升到运维管理的新高度。 黄总以得力集团的跨区域管理为例进行深入说明:得力集团总部在宁波,在杭州、韩国首尔、法国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拥有大量分散的会议室。启诺的系统通过在每台设备(如功放、话筒)中嵌入带无线联网功能的芯片,并配合部署在会议室的环境传感器(监测温湿度、声压级、啸叫等),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如输入输出功率、开关机状态、温度)和会议室环境的实时、精细化的数据采集。 “这套系统的智能化在于其强大的‘预判’能力,”黄总向DAV记者透露,“它不是简单报警,而是通过算法分析。例如,系统会持续对比设备当前的功率参数与初始化数据,并结合‘24节气’环境温度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发现某台功放输出功率异常下降且伴随温度异常升高,系统就能预判其存在衰减或故障风险,并在设备真正损坏前,主动向得力集团位于宁波总部的运维团队发出预警工单。”而对于运营用户,系统则可在会议室预约界面上通过直观的“红(不可用)-橙(预警)-绿(健康)”三色状态灯进行提示。“橙色预警会精确告知用户问题所在,比如‘3号手持话筒电量即将耗尽’,用户就可以提前携带备用电池,避免会议中断。”

 

拥抱AI浪潮:从智能会议室迈向全域智慧办公生态

  面对席卷全球的AI技术浪潮,启诺科技展现出清晰的战略思考和务实的技术路线。黄总向DAV记者阐述了其公司在AI领域的双轨布局:深化现有产品AI能力与布局未来智能感知终端。 现有产品优化方面,启诺科技积极引入成熟的AI技术引擎。“例如,我们正集成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黄总介绍道,“目标是实现更精准的会议语音转文字、基于声纹的发言人识别与自动签到跟踪等功能。AI不是用来炒作的噱头,而是为了让我们的会议管理系统更‘懂’会议、更‘懂’用户,提升会议效率和记录准确性。”

 

 

  更具前瞻性的布局在于启诺科技自主研发的“环境感知终端”。这款被黄总称为“智能化办公生态系统”的设备,功能远超传统会议室设备。“它不仅能监测会议室的常规参数如温度、湿度,更能精准感知氧气饱和度、声压级分布、是否存在啸叫风险,甚至通过声纹识别技术进行发言人定位和追踪,”黄总详细描述道,“系统的智能还体现在主动干预上:如果检测到某侧音箱突然无声(通过声场分析判断),系统会立刻告警;如果会议室氧气含量偏低导致人员发闷,它能自动联动开启新风或空调系统,营造更舒适的会议环境。”这些功能源于启诺科技对用户体验和运维痛点的深度理解。

 

 

  启诺科技的AI野心远不止于单个会议室。在上海浦东新区和宝山区政府的政策与资源支持下,其公司正将技术触角延伸至整个办公空间的智能化。“我们称之为‘智能化办公生态系统’,”黄总透露,“我们通过云端算力分析整栋楼宇的环境数据流,实现空调、通风系统的自适应调节和节能优化;同时还在开发更先进的预测性维护算法,这离不开上海市政府通过‘算力云平台’给予启诺的算力账号和补贴支持,这极大地降低了公司的研发门槛。” 黄总强调,“这些宝贵的算力资源和政策扶持,将显著加速启诺在2025-2026年AI相关产品的研发和落地进程。我们的愿景是让智能化从会议室渗透到办公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DAV观察:以“解决真问题”锚定未来

  启诺科技的历程昭示了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在技术浪潮中保持敏锐,但绝不脱离用户场景空谈技术;在巨头环伺的竞争中,以解决用户“最后一公里”痛点的定制化能力和“未病先治”的智能运维理念,构筑起差异化的竞争壁垒。 当AI与物联网(IoT)技术加速融合,启诺科技从“智能会议室”向“全域智能办公生态系统”的战略延伸,不仅体现出其对未来办公形态的前瞻洞察,更可能引领音视频企业从单一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向空间智能化综合服务引擎的关键跃升。其成功的关键,或许就在于那份持续了20年的初心: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让连接更智能,让协作更高效。这不仅是启诺科技的生存之道,也是其在AI时代赢得未来的核心筹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