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拓FK-22AI语音处理器:解决啸叫、增益差、调试烦恼
来源:迪拓 编辑:lgh 2025-07-11 10:30:14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迪拓倍斯FK-22AI语音处理器以 “预测抑啸、声场自愈、国产硬核” 三重技术主权,不仅重塑了语音处理设备的技术范式,更成为中国智造打破国际垄断的标志性产品。
一、核心算法:颠覆传统声学处理范式
· 预测式声反馈抑制技术
迪拓FK-22AI语音处理器通过实时建模房间声学传递函数,在啸叫发生前动态处理信号,传声增益提升11dB,远超舒尔DFR22的静态阈值调节模式(响应速度落后30%)。对比国内竞品,华为CloudLink Speaker依赖传统噪声抑制,突发噪声抑制率仅80%,而FK-22AI达92%。
· 128维声场智能识别
深度神经网络实时解析环境声学特征,较科大讯飞会议宝Pro的64维特征提取能力提升2倍,在玻璃幕墙、穹顶等高混响场景中语音清晰度(STI)稳定≥0.65。
二、系统集成:终结多设备堆叠痛点
· 全链路混合处理架构
单机集成反馈抑制、自动混音、增益补偿三大功能,直接处理会议系统、演讲话筒及无线话筒信号。对比国内方案:锐丰LAX需多台设备级联,系统延迟达40ms(FK-22AI仅8ms);捷控ECON需外接混音台,布线复杂度增加75%。
· 国产化硬件深度适配
独家兼容飞腾/龙芯国产芯片及鸿蒙/麒麟操作系统,突破QSC、雅马哈等国际品牌的芯片封锁。此能力为国内厂商(如小鸟科技、淳中科技)尚未实现的核心壁垒。
三、工程效率:重定义行业交付标准
· AutoCal 3.0智能校准系统
仅需8点采样5分钟完成声场建模,而捷控ECON需16点采样及4小时人工调试,效率提升60%。
· 免调试一体化设计
AI算法自动优化参数,彻底免除专业音频工程师驻场需求。反观森海塞尔TeamConnect,在类似国家大剧院穹顶环境中仍需手动调整麦克风阵列,调试周期长达3天。
四、国产替代价值:技术自主与经济性双突破
· 成本性能碾压国际竞品
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中,迪拓FK-22AI语音处理器替代博世方案后,设备成本降低42%,布线复杂度减少75%,同时保持广电级98%语音清晰度,迫使QSC Q-SYS等进口产品降价30%。
· 垂直场景渗透率领先
在政务、医疗、文教领域国产替代率超50%,且未覆盖专业演出场景(如合唱吊麦多通道处理)。
五、标杆验证:定义高端场景新标准
迪拓FK-22AI语音处理器已落地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百余项目,其技术优势推动三大行业变革:
00001. 技术范式升级:从依赖人工调校的硬件堆叠(如淳中科技方案),转向AI驱动的智能声学系统;
00002. 国产化进程提速:打破外资品牌在高端会议场景的垄断,成为国家级工程首选;
00003. 生态协同创新:依托仁歌集团30年声学积淀,构建“国产芯片-核心算法-系统集成”全链路能力,主导行业标准制定。
迪拓倍斯FK-22AI语音处理器以“算法自治、硬件自主、场景自适应”三重优势,不仅重构了语音处理设备的技术坐标,更验证了中国智造在全球专业音频领域的领导力。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