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AI重构课堂声学生态 无感扩声系统赋能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开启课堂交互新范式

来源: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编辑:lgh    2025-07-09 17:40:03     加入收藏    咨询

咨询
所在单位:*
姓名:*
手机:*
职位:
邮箱:*
其他联系方式:
咨询内容:
验证码:
不能为空 验证码错误
确定

为破解传统课堂扩声难题,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于2024年11月在主教110教室率先运行AI无感扩声系统。作为高校智慧教学场景创新的重要实践,该...

  为破解传统课堂扩声难题,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于 2024 年 11 月在主教 110 教室率先运行AI 无感扩声系统。作为高校智慧教学场景创新的重要实践,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与声学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 “无设备束缚、无听觉干扰、无环境限制” 的沉浸式教学体验,标志着该校课堂教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技术突破:AI 重构课堂声学生态

  这套由海普迪研发的HAP-A1620 智能教学扩声系统,以 “无形之声,精准传递” 为核心理念,构建了全场景智能声学解决方案:

  智能拾音系统:通过指向性吊装话筒 HDM18 实时捕捉语音信号,结合 AI 降噪算法,可精准区分教师授课语音与板书、走动等环境噪音,误拾音率较传统设备降低 65%。

  动态声场控制:分布式音箱 S-9V 形成 360 度均匀声场,AI 环境自适应技术自动优化混响参数,即使在阶梯教室等复杂空间,语音清晰度仍保持 98% 以上。

  健康声学管理:基于语音能量检测技术,系统实时将音量稳定在 75-85 分贝黄金区间,既保障后排学生清晰聆听,又避免长期授课对教师听力的损伤。

 

  二、场景革新:从 “设备依赖” 到 “无感交互”

  与传统扩声设备相比,该系统实现了三大教学场景升级:

  教师解放:彻底摒弃手持麦克风、腰挂扩音器等设备,教师肢体自由度提升 80%,可全程站立授课、走动指导,课堂互动频次增加 40%。

  数据赋能:采集的脱敏音频数据接入教学大数据平台,通过 AI 分析生成教师语速、语调、互动频率等多维度教学画像,为精准化教学评估提供量化支撑。

  绿色节能:AI 能效管理模块使系统能耗较传统设备降低 40%,契合 “双碳” 校园建设目标。

  三、实践成效:师生体验见证改革价值

  经过一学期的运行,系统效果获得一线教师高度认可 “摆脱设备束缚后,课堂节奏更流畅,与学生眼神交流和肢体互动明显增多,教学感染力显著提升。”让师生回归教学本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导向。

  四、未来展望:构建 AI + 教育新生态

  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的深入实施,学校将以无感扩声系统为切入点,推动 AI 技术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

  探索 AI 在课堂行为分析、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领域的应用,构建 “感知 - 分析 - 决策 - 优化” 的智能教学闭环,输出可复制的高校智慧教学解决方案。

  结语

  从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到 “AI 无感扩声”,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实践印证了技术创新对教育形态的重塑力量。当人工智能从辅助工具进化为场景赋能者,智慧课堂正从概念走向现实 —— 这既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更是未来教育 “更公平、更高效、更有温度” 的美好预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