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科股份IPO获深交所受理,拟募资85亿加码显示技术升级
来源:惠科股份 编辑:ZZZ 2025-07-02 09:11:32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6月30日晚间,深交所官网披露信息显示,国内显示行业巨头惠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科股份”)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申请已正式获得受理。
惠科股份是中国领先、世界知名的半导体显示领域科技企业。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半导体显示面板等核心显示器件以及智能显示终端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其产品线包括多种尺寸和类型的TV面板、IT面板、TV终端、IT终端以及各类智慧物联终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商用显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慧物联等多元化场景。深耕显示领域二十余载,惠科股份已发展为全球显示方案综合服务提供商,并跻身全球领先的三家大尺寸液晶面板厂商之列。
募资85亿投向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
根据最新招股说明书,惠科股份本次IPO拟募集资金总额为85亿元。募集资金将主要投向四个关键项目:
长沙惠科新型OLED研发升级项目:投资25亿元
长沙惠科Oxid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30亿元
绵阳惠科Mini-LED智能制造项目:投资20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投资10亿元
惠科股份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本次募投项目均紧密围绕其主营业务展开。项目实施后,将助力公司实现现有产品市场的拓展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创新。这既是对现有业务的升级、延伸与补充,也是对未来发展战略的实质性落实。项目顺利推进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研发与生产能力,有效补充营运资金、优化资本结构,从而显著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业绩反转:从巨亏到大幅盈利
值得关注的是,惠科股份曾在2022年申请创业板IPO,但在2023年8月撤回了申请。2024年,公司重启上市进程。最新财务数据揭示了其近三年的经营轨迹:
2022年:公司面临严峻挑战,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1.34亿元,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母净利润)亏损达14.2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更高,为33.4亿元。
·2023年: 经营状况显著好转,营业收入增长至357.9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5.6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4.33亿元。
·2024年: 业绩持续强劲增长,营业收入进一步攀升至403.1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3.3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5.89亿元。
业务构成稳固,市场地位领先
从业务构成看,半导体显示面板始终是惠科股份的核心收入来源:
2022年:面板业务收入194.45亿元
2023年:面板业务收入251.86亿元
2024年:面板业务收入290亿元
智能显示终端业务收入也呈现稳步增长:
2022年:68亿元
2023年:96.32亿元
2024年:102.63亿元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营收比例持续高位,近三年分别为96.72%、97.26%和97.41%。
权威调研机构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数据印证了惠科股份的市场地位:2024年度,其在电视面板出货面积、显示器面板出货面积、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面积分别位列全球第三、第四和第三名。尤其在超大尺寸领域,公司85英寸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排名全球第一 ,在85英寸及以上市场具有显著领先优势。
解释2022年亏损原因
对于2022年的业绩亏损,惠科股份在招股书中给出了解释:
需求透支与回落:受特定外部事件影响,消费电子需求在2021年被提前释放,导致2022年整体需求疲软。
供需失衡与价格战:前两年新增产线积极爬坡和产能释放,2021年全球LCD产能显著增加,导致2022年面板厂商库存压力加大。供需失衡下,面板价格持续走低,厂商采取降价去库存策略,进一步加剧价格下跌。
行业周期性与宏观压力:显示面板行业固有的周期性波动,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使得2022年行业景气度跌入低谷。公司指出,该年度与行业内可比公司普遍遭遇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
强大制造实力支撑
目前,惠科股份拥有雄厚的生产制造基础:4条G8.6高世代面板产线 、6座智能显示终端生产基地 ,并配套建设了5个显示模组基地 和4座显示终端配件工厂 。公司员工总数超过17,000人,半导体显示面板年产能超过700万张大板 ,智能显示终端年产能超过2,000万台 。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