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产业政策红利来了,你能接住吗?
来源:广东LED 编辑:swallow 2020-05-13 08:45:39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光电产业正在成为全球蓬勃兴起的战略性产业。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光电产业。半导体照明、LED显示作为光电产业的分支行业,享受着政策红利。
近日,杭州临安区就发布光电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LED项目最高补助500万元。在后疫情时代,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LED行业能否快速止血,从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寻找机会,重振行业信心?
杭州临安区LED项目最高补助500万元
近日,《杭州市临安区光电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临政函〔2020〕22 号)正式出台,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临安光电产业改造提升方向、路径和政策保障,必将对光电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该实施方案以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方向,打响我区“中国光电产业基地”的品牌,到2022年,实现销售产值45亿元以上,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0家。
工作举措
一是注重规划引领。
将高虹镇、青山湖科技城作为产业重点发展区域,健康照明、植物照明、智慧照明等LED应用作为产业重点发展领域,LED灯具作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二是培育龙头企业。
鼓励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通过兼并、联合、控股等形式,推进资产并购重组联合,整合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对龙头培育企业实行服务专员制度,优先保障资源要素。
三是鼓励企业创新。
加大LED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重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标准建设。
四是推进改造升级。
推进加快“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等数字化改造,围绕做强主业及拉长产业链开展兼并重组,形成竞争新优势。
五是加大招商引智。
招引LED总部企业、重大项目和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
六是加大市场推广。
加大在智慧城市和“未来社区”建设中的应用,扩大政府采购,鼓励企业拓展市场。
政策保障
一是支持创新研发。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含工业设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的,第一年按研发投入同比增长部分给予20%的补助;第二年起研发投入连续环比增幅达到10%以上的,增加五个百分点予以补助;单个企业当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企业外购LED关键核心技术的,给予购置额30%的补助,单个企业当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二是扩大有效投资。
对实际完成投资额(设备、外购技术软件投入)500万元(含)以上的LED新建项目和技改项目,分别给予实际完成投资额(设备、外购技术软件投入)20%和10%的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三是强化品牌标准建设。
对获得“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的企业,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主持制定LED照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每项标准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参与制定的企业减半共同享受。
对通过CE、UL、FCC等认证的,给予认证费用30%的补助,单个企业当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四是支持兼并重组。
对开展资产或股权收购的企业,收购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给予收购方收购额2%的奖励,单个企业当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五是鼓励拓展市场。
对参加国内外专业性展会的,给予展会费30%的补助,单个企业当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六是加大人才招引。
对年纳税10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每年给予企业2个高级管理人才奖励名额,按个人对地方贡献,给予一定比例奖励。(杭州市临安区经信局经济运行科,联系电话:63722179)
相关政策
福州打造光电产业聚集区
2月15日,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光电产业发展措施的通知》,涉及拓展光电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光电科技平台建设、支持光电企业做大做强等6个方面,将推动福州市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光电产业聚集区。
拓展光电产业发展空间方面,着力打造以晋安湖、旗山湖、东湖为载体的光电产业“三创园”,加大光电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形成光电产业集聚区。
加快光电科技平台建设方面,支持建设“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加快光电子技术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强化科研支撑,提升创新能力。支持建设“福州大学中国兵器装备先进研究院”。筹建“纳米级数字图像传感器工程实验室”,加快新一代光电探测与数字图像传感器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成型,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
支持光电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对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100亿元、50亿元、10亿元、5亿元的光电企业,分别给予3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强化光电产业融资支持方面,设立福州光电产业发展基金,首期规模不少于30亿元。支持光电企业上市。优先推荐光电企业列入上市后备企业,全力跟踪服务报会辅导备案企业,推动条件具备的光电企业向证监会申报首发申请。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政策性银行加大对光电产业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供应链融资、线上自助贷款、信用贷款支持等方式,加大对光电产业项目的投入。
做好光电产业人才保障方面,对引进人才在各类人才评选中优先推荐,加强与省外光电知名高校、光电人才集聚城市的合作交流,通过“榕博会”等形式,积极引进光电产业人才,为光电产业发展做好人才保障。加强本地相关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光电产业人才,为光电产业发展提供用工支撑。
重大事项“一企一议”方面,对光电产业重大项目,在设备采购、贷款支持、容积率,以及租金补助等重大事项,可通过“一企一议”的方式解决。
成都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
为充分发挥产业功能区的载体作用、进一步完备产业链、整合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全国一流的光电产业生态圈,促进成都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市经信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
《意见》针对强化价值链提升、着力吸收消化再创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八条政策。
《意见》提出要精准产业链投资驱动、协同供应链垂直整合、拓展产品链创新应用。《意见》明确,对在市域范围内围绕光电产业固定资产投入达到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分别给予800万元、900万元、1000万元的奖励;对属于“强链、补链、延链”投资建设的玻璃基板、柔性显示基膜、掩膜版、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柔性电路板等设备及其零部件制造(含材料)项目,且固定资产投入在1亿元(含)以上、10亿元以下的,按不超过3.5%的比例给予最高800万元的奖励。
此外,《意见》还提出,凡为光电企业生产首次提供自主研发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产品,形成有效供应链的,按照供需方第一年销售合同总额的5%(双方各2.5%)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励;对首次采购成都市光电产品的终端应用生产企业,按采购合同额的5%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励。
《意见》明确,成都市将突破产业链关键细分领域,凡自主研发液晶材料、有机发光材料、光刻胶、大功率激光器、光刻机、刻蚀机、光电子芯片、硅光芯片等光电器件(材料、系统),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按研发投入额的20%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补助;对自主研发掩膜版、彩色滤光片、偏光片、驱动IC等技术(工艺),年度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按研发投入额的16%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补助。
成都市还将积极引导光电企业申报国家重大项目,凡获得国家级重大专项的,按照国家支持额的50%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配套奖励。对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QLED)、小型发光二极管显示(Mini-LED)、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Micro-LED)、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Micro-OLED)、碳基显示、全息显示、3D显示、激光显示、印刷显示、8K芯片及设备、高速光通信芯片、超高速硅光芯片、半导体激光器、超大功率激光器、纳米级光刻机、纳米级刻蚀机、纳米级光学镜片模具、光器件软件系统、8K智能处理系统等相关领域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的,给予最高50万元的补助。
成都市将提升产业集群聚合优势、深化会展赛事推介。《意见》明确,成都市将对围绕全市光电产业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发展,提供上下游制造协同、产学研用协作、资源数据共享、产品检验检测、行业交流与决策咨询等平台化服务的,按照实际投入额的30%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补助。
此外,对在成都市举办的,属国家级、国际性、专业性的光电产业展会赛事,参会人数规模在200人(含)以上的,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助;其中,境外参会人数比例达到20%(含)以上且有生产设备(单价不少于500万元)制造厂商参加的重要会议,可再给予上浮50%、最高不超过150万元的补助。
江苏新沂高新区大力发展智慧光电产业
4月23日,新沂高新区举行智慧光电产业专题招商活动,12个项目集中签约。智慧光电产业,是新沂高新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一带一路智慧光电产业园”——围绕LED显示和半导体产业,先后招引华映视讯等一批龙头企业,落地格雷光电、领测半导体、沂芯微电子3个项目,8个项目正式签约。LED显示、半导体两大产业链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此次集中签约的12个项目,涉及多个细分领域,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足、带动能力强,将有效促进光电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切实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市委书记高山在致辞中指出,作为江苏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新沂处处蕴藏着希望、奔涌着商机。新沂有令人心悦的产业生态。新沂以“两城一地”建设为引领,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全市上下形成了重视产业、崇尚实业的浓厚氛围。
新沂始终秉持“共兴、 共荣、共赢”的理念,以最优质的发展平台、最高效的政务服务、最硬核的人才政策,做企业最需要做的事、做企业做不到的事,全方位为项目建设做好服务保障。
南昌临空区打造全省智能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南昌临空经济区深谙,作为开发区,核心是产业——产业规模大不大,发展质量高不高,创新能力强不强,决定着自身在全国的地位高不高,在全省的作用大不大,对南昌彰显省会担当贡献有多少。
为此,南昌临空经济区寻找出一条有优势有需求的发展新路。智能光电就是发展方向。
融入大格局,引领大潮流,南昌临空经济区打造智能光电产业园,发展“南昌光谷”智能光电产业集群,谋求在光电供应链中的占比,提高话语权。
4月28日,南昌临空区智能光电产业园内,晶众特硅衬底LED移动光源模组项目车间,工人们正在专心生产。项目由反光杯出货量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的东莞市人从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数字是最好的直观显示。“项目达产后铝反光杯产量100万个/天,LED移动照明反光杯膜组80万个/天,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约7亿元,实现税收约2500万元。”人从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只是智能光电产业园内项目的“冰山一角”。
长方集团年产1500亿颗白光LED封装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亿元,项目将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LED照明光源器件和LED照明产品基地项目,致力于开创“离网”照明新时代;
硅基金的黄光LED光源技术项目在第十四届中照照明奖评选中获得科技创新奖一等奖,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0亿元……
以项目为王,以发展为要,以市场为引领,南昌临空区瞄准引进光电芯片、光电通信、精密光学等高端智能光电项目,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把智能光电产业园打造成全省智能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智能光电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入驻企业可实现主营业务总收入突破百亿元,总税收突破4亿元。“我们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招大引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步伐。”南昌临空经济区党工委书记赵海东如是说。
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风潮初涌,南昌临空经济区“打造现代空港新城”目标正劲。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未来可期。
衡南县光通信产业链项目入驻中科光电产业园
5月8日,衡南县举行光通信产业链项目入驻中科光电产业园集中签约仪式。县委书记胡果雄与签约客商会谈,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军见证签约并讲话,县委副书记蒋崇华见证签约。
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与中科光电签订委托招商合作协议,并与中科光电、入驻企业签订三方合作协议。
李军指出,衡南三面拱卫衡阳市区,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此次签约对夯实衡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抢抓“5G新基建”机遇,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和“四区一花园”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李军表示,项目正式签约后,县委、县政府将竭尽所能支持投资企业,提供最优质、最贴心的服务,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达效提供坚强保障。各级各部门要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认识,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支持项目建设与发展。
据悉,2017年启动的中科光电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108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2019年10月份,项目一期成功实现投产,产业园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50亿,年缴税额达2亿元,将解决10000个就业岗位。此次签约,由县工业集中区委托中科光电以光通信领域领先的光器件制造商的身份,引进了三家光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
雷建军主持签约仪式。县领导倪美平、孔维政、刘峰参加签约仪式。
总投资30亿元,半导体光电产业链园项目落地南通
由苏州纳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半导体光电产业链园项目签约落户南通高新区。该项目以“半导体光电产业”为主导,“智能制造”为辅助,其他战略新兴产业为补充,引入科研院所和国际创新中心,设立科技园配套产业基金,打造集“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化”于一体、百亿级产值的泛半导体光电产业集群。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拟吸引40家左右高科技企业,力争引进和自主培育2至3家上市企业,达产后预计产值可超50亿元。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