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电声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深盛大召开
来源:中国数字音视网 作者:星空 编辑:数字音视工程 2009-11-12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继两年前由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成功举办的首届电声技术国际研讨会之后,11月11日至12日来自国内外近400名业界精英再次在深圳聚会,共鸣“电子的未来之声”。11日上午九时在深圳虚拟大学园举行的简短而隆重的开幕仪式上,高国辉副秘书长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认为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势必对我国电声行业从中国制造过渡到中国创造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和深圳虚拟大学园主办,中国声学学会声频工程分会、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声器件分会、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电声技术》杂志协办,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南京大学声学深圳研发中心承办,研讨会得到了深圳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会议主席由南京大学音频声学研究室主任、南大声学深圳研发中心主任、中国声学学会理事沈勇教授担任。诸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一流科学家和包括Harman、AAC声学、三诺、国光、Bose、飞利浦、GN、西门子、Microsoft、华为、中兴等近两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高层、电声及相关领域的资深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媒体记者近40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图一)到场嘉宾会前合影留念
(图二)电声技术国际研讨会主席 沈勇
(图三)扬声器T/S参数创立者
AES金质奖章和银质奖章获得者IEEE高级会员 Dr.Richard H Small
(图四)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党委书记闵建洪教授
(图五)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先生
(图六)哈曼国际全球音频系统工程部高级副主席
哈曼国际研发团队主任Dr.Tim Nind
(图七)三诺数码集团董事会主席刘志雄先生
电声技术国际研讨会本身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能够充分交流的平台,将国内众多电声领域的同行、专家甚至持不同观点的派别汇聚一堂,有机会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来共同推动国内电声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发展。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国内电声设计领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通过行业内部的交流与学习,使得产品在电声设计方面达到本质的提高,与国际相关机构交流与学习,通过国际专家的指导与评论,使国内电声设备制造行业以及相关企业感受到更多的国际先进电声设计理念。通过企业的消化与学习,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才有可能生产出更为完美的、更贴近于消费者的产品。AES 金质奖章获得者、扬声器T/S 参数创立者Richard H Small 博士,AES 银质奖章获得者、加拿大Waterloo大学John Vanderkooy教授,他们关于《扬声器特性的准确和有效测量》和《分频网络:确实需要吗?》的主题报告让与会人员深受启迪,对电声企业的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会议还以邀请报告、论文大会报告、论文展板展示、技术演示、技术研讨与交流的形式带来大量具有创新价值的技术、产品和市场信息,给从业人员提供相互学习交流、提升技术水平的机会。
(图8)大会展厅人气爆棚
电声学是电子学和声学的交叉学科,实用性很强。电声技术广泛应用于通讯、消费电子、计算机、影视、建筑、音乐、娱乐等领域。近年来,我国电声器件行业高速发展,产量直线上升,到20世纪末,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的电声器件生产国和世界第一的电声器件出口国, 据预测到2010年,全球以扬声器和传声器为代表的电声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24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10%。同时,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92亿美元,巨大的市场正使电声行业步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黄金时代。目前,中国电声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和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急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急需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技术力量。在深圳市政府、南京大学、企业、行业协会、媒体等的大力支持下,适时举办2009电声技术国际研讨会,为高校、科研院所与电声工业界、应用单位间的相互交流搭建了国际性平台,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ISEAT2009必将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电声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图9—10)大会展厅展示的电子元器件
(图11-12)精密的检测设备和测试耳机的专业设备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这种交流机会实在难得,希望研讨会能够连续办下去,并以一定的方式让技术研讨与信息交流常态化,给行业搭起一个不落幕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深圳作为全国消费电子、通讯、计算机、网络的基地,在当今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将起到率先垂范作用。
会议的另一亮点是同期举办电声行业高级人才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高级技术人才牵线搭桥。
ISEAT2009得到电声界同行的积极响应。收集高水平论文近50篇,论文作者及与会代表来自与会代表来自:美国、英国、 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韩国、印度、荷兰、丹麦、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