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如何降低防盗报警系统的误报率、漏报率

来源:RFID中国网        编辑:数字音视工程    2009-07-07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询

咨询
所在单位:*
姓名:*
手机:*
职位:
邮箱:*
其他联系方式:
咨询内容:
验证码:
不能为空 验证码错误
确定

如何降低防盗报警系统的误报率、漏报率

    误报警常常给安全负责人和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尤其是对警察/保安人员,警报器一响,一般就要调动大量警力出击,造成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更大的代价是,久而久之,误报使他们丧失了对危险的紧迫感,最后酿成大祸。漏报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的。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如果在真正出现入侵时,报警器却失灵。不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用户对系统的信心也会大打折扣。

    产生误报警的原因很复杂,如元器件的损坏和生产工艺不良造成;跟选择的设备、安装的方式、角度、位置有关,例如在近震源(飞机场、铁路旁)选用震动探测器、蝙蝠常出没的地方选用超声波探测器误报警等;受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流动、宠物行动等;还有人为的因素,主要有用户操作不当、不小心触发报警器、误闯、误入已经设防的防区等。但据业内人士表示,95%以上的误报是人为造成的。 

    因此要降低误报警,从人防方面着手是不可少的。其中建立报警信息确认机制可减少出警的次数。报警中心收到报警信息后,应先对报警主机下发确认信号,表示中心已接收,而报警主机在没有收到确认信号时,应重发。在技术方面,目前可运用多种手段对报警信号进行确认,如安装多个探测器(普遍使用的是双红外+红外加微波),当多个探测头同时探测到入侵信号时才向主机发送报警信号,从而降低误报率。

    另外,国家也可制定一些有关误报警的法规,像国外一些地方政府机构,对报警用户或安防公司采取检查、罚款、惩罚等措施,如在一定时期内报警次数超过规定的数量将进行罚款。这对人为误报可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当然,建立报警确认机制、法规只是针对人为误报的一个措施,要如何降低防盗报警误报率,包括漏报,涉及到的问题还很多。

    从多方面提高红外探测器的性能

    目前,报警系统出现误/漏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无线探测器抗干扰能力差,表现为同频干扰容易造成误/漏报;红外探测器对入侵行为叛断力不够准确,造成误/漏报;红外探测器易受温度、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误报;无线探测器供电系统缺电、低电时没有有效地进行信息传递,使得探测器的探测距离变短或是不工作造成而产生漏报。

    因此,降低防盗报警系统误/漏报率,最重要的是从多方面提高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包括探测头的选择、菲涅尔透镜的设计、微处理器程序、多鉴技术等,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探测器的性能,否则易产生"短板效应"。

    针对抗干扰能力,可让主机对控制器发来的信号有优先排队处理的过程。因为每个探测器不可能同时间发射,主机对探测器发送从始发时间先后识别为两个不同的信号,并对其信号按优先排队暂时储存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同频干扰,降低其漏报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RFID中国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