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技术奠基CMMB商用
来源:数字电视中文网 编辑:数字音视工程 2009-07-10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3月16日,上海地区的CMMB手机电视内容正式加密,意味着从这一天开始,以往的免费试商用CMMB手机电视业务从上海开始正式进入商用阶段,将逐渐在全国普及。
目前,全国已有37个以上的城市完成CMMB网络布局。针对CMMB自主知识产权、CMMB网络覆盖、终端产业链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文广内部人士以及芯片企业创毅视讯后得到的信息是,依托已经逐渐成熟的技术,CMMB在今年将“跨大步”地进入商用阶段。
5项特征明显
广电系统对CMMB这项技术的评价是,与国际上其他的广播式手机电视技术相比,CMMB“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不久前的中国移动多媒体终端招标中,中标企业中有80%以上采用了创毅视讯的CMMB芯片。在记者的采访中,创毅视讯的技术专家对这项应用前景逐渐明朗的手机电视技术总结了5个特征。
自主知识产权
该技术专家称,CMMB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无论是从技术方案本身,还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其技术知识产权完全由中国企业掌握,目前产业链各环节(包括系统设备、芯片、终端等)也主要以国内厂商为主。
对于“目前CMMB产业链尤其是终端方面还没有多少国外巨头参与”的问题,该技术专家解释:手机电视作为一项新的电子产品增值业务,目前在世界各地都属于新兴技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拥护的技术标准,如高通的MediaFlo,欧盟的DVB-TH,韩国的T-DMB等。由于手机电视普遍被视为“杀手级”的增值业务,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所以各国对于这一业务的技术体制都较为关注,为了打破知识产权的壁垒,各国都拥护自己的技术标准。这就可以理解,为何没有太多的国外手机品牌热衷加入CMMB阵营。但随着CMMB标准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厂商开始投身于CMMB产业链,CMMB芯片方面的合作伙伴中就有摩托罗拉、UT斯达康、诺基亚、三星、LG等。
全国漫游
截至目前,国家广电总局已经开通了全国150多个城市的CMMB信号,播出效果良好。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天地一体”的部署,CMMB未来能实现全国覆盖(卫星针对中西部开阔地区,地面网针对城市地区),可实现全国漫游。
速度快
CMMB广播方式的传输是“点对面”的方式,与通信方式的“点对点流量计费”不同,不会随着用户数的增加而延缓网络传输速度,适合中国人口众多的国情。
收视成本低
由于国家广电总局已经把CMMB定位为“现有公益广播电视网络的衍生”,因此,它将秉承家庭电视的收费模式,将长期存在免费频道,收费频道的费用也比较低廉,适合大众消费。
应用范围广
CMMB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手机上,也可以用在MP4、GPS导航仪、PSP、PDA、数码相机等终端设备上,集成方式可以是内置芯片、USB口外接设备(与笔记本电脑配套使用)、SD接口外接设备等。集成了电视功能的这些电子产品,也正在成为电子产品市场的新热点。
网络建设的低成本
此前CMMB产业链的企业曾在公开场合表示,CMMB建网成本非常低,北京城区建网要建上万个基站,CMMB只有七个点就可实现城市深度覆盖,全国城市网建设仅需要投资数十亿元人民币。
从建网的技术角度,创毅视讯的技术专家给出了解释。通信业内人士对于“建网”的概念往往是和通信网络的建网联系起来的,但从传输方式来看,广播显然不同于通信。广播采取的是“点对面”的传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