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EPC:自动识别技术在销售点之外的优势

来源:RFID世界网        编辑:数字音视工程    2009-07-10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询

咨询
所在单位:*
姓名:*
手机:*
职位:
邮箱:*
其他联系方式:
咨询内容:
验证码:
不能为空 验证码错误
确定

EPC:自动识别技术在销售点之外的优势

阿时候都可以实现。

 

部署由第二工作包开发的发现服务

  近期,第十工作包成为了第一个部署发现服务模型的BRIDGE商业应用工作包。该发现服务模型由BRIDGE第二工作包的AT4wireless公司和AIDA中心联合开发。该服务使得第十工作包的每个组织都可以通过发现服务为每个产品实例持有的信息创建记录。这些记录通常存放在该组织的EPCIS库中。在供应链中,这一操作通常发生在每个产品实例由生产商制造出来时,以及到达供应链中的每个点或组织的时候(包括售后产品到达服务中心或专门的维修中心时),尽管每个此类组织都可能会使用EPCIS库或其他系统对某些细节信息和其他信息进行存储。

  尽管在第十工作包目前试点项目中参与的组织数量相对较少,发现服务的部署允许了在可用范围内掌握对EPC数据共享的第一手体验。鉴于它为扩展到更大范围的产品和更多的与之相关的工厂、分销中心、零售商店、服务中心和维修中心提供了重要的可扩展机制,这样就为大规模的推广铺平了道路。

依据EPCglobal标准 

  像药品追踪试点(BRIDGE第六工作包)一样,Sony试点项目除了采用可视数据载体如条码和矩阵码外,也采用了RFID标签。该标签通常粘在外包装上用于物流,而可视标识如条码和矩阵码就用来唯一标识每个产品实例,避免隐私问题。产品采用的多种标示符都通过每个点安装的由RedBite系统提供的EPCIS接口进行了记录。对几乎所有的产品来说,Sony已经分配了一个序列号。在他们的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建议下,Sony又采用了EPC标签数据转换标准和Fosstrak提供的开源的TDT程序来通过EAN-13条码构建EPC的SGTIN码。

  自动识别技术,如RFID和EPC为供应链的关键点或每个点的货物进出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数据捕获手段。自动数据捕获以及无需条码即可同时识别多个物品的能力,使得企业可以增加物流的能见度以及减少手工识别操作。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是识读率为100%,但在现实条件下无法实现。Sony试点安装并改进了应用,展示了如何将RFID应用于作业环境以及如何处理读取率问题来实现生产力和能见度的提高。

分析和使用通过自动识别技术捕获的数据

  因为每个产品实例都是唯一标识的,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录,包括成产、分发、使用和保养/维修的细节信息,还有在使用寿命内更换过哪些零部件的详细信息。就单品来说,这可以帮助在维修和服务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也可以在产品报废后最大利用其剩下的价值,特别是如果产品中某个非常贵重的组件是刚刚安装的。此外,当收集到同型号产品的大量信息后,就可以进行数据挖掘来分析某一生产线或生产批次在系统性能方面的问题,这样可以采取更加有效和灵敏的补救举措。更详细的可检索的信息最终可以为简化维修过程提供很好的决策支持工具。

  通过采用发现服务和追踪追溯技术提高了可见度,这就允许像Sony一样的生产商可以进行更有选择性的定向产品召回,以在产品到达零售商店之前消除供应链中有危险或缺陷的产品。如果仓库、某个商店或分销中心存在有问题的商品,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发送更多咨询告示。

  通过实验性试点,BRIDGE第十工作包研究和展示了RFID和EPC网络架构的部署可以在供应链和销售点之外为企业创造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RFID世界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