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TV 2025】DAV专访千视电子:破解广电IP化转型难题,NDI+RF02打造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原创) 编辑:ZZZ 2025-07-28 09:34:18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7月23日,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的风向标—BIRTV展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盛大开幕。
作为音视频IP化领域的持续创新者,千视电子以 “超高清 · 轻量化 · 全IP”为主题强势登陆3号馆3022展位。开展首日,其年度战略级新品—RF02机架式媒体平台的全球首发,凭借革命性的“全流程一体化”系统级能力,瞬间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吸引众多广电技术专家、节目制作团队及系统集成商驻足深度体验。
展会现场,DAV数字音视工程网记者有幸采访千视电子销服副总张磊先生,与其深入探讨广电IP化转型的痛点、千视的技术创新路径及未来战略布局。
千视电子销服副总 张磊
直面转型核心瓶颈:IP化人才与应用门槛
当被问及广电行业向IP化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时,张总直指核心:“IP化的核心瓶颈并非技术本身,而在于应用团队与人才的配置转型。”
他分析道,传统广电运维人员长期习惯于基带(SDI)环境,即插即用的操作模式根深蒂固。转向IP系统后,虽然无需精通网络底层协议,但基础的IP地址配置、网络状态管理等操作,对习惯SDI“一怼就通”的团队而言,存在显著的使用习惯鸿沟和心理门槛。
“这反过来驱动了我们的产品设计理念,”张总告诉DAV记者,“千视的核心任务是将IP配置极致简化,将IP管理高度可视化。”他强调,通过优化的人机交互设计和直观的管理系统,即使是IP经验较少的用户,经过极简培训也能快速上手,实现对整个IP系统状态的可视化监控与便捷运维,从根本上降低IP技术的应用门槛。
NDI轻量化IP:破解广电高质量与低成本平衡难题
谈及千视电子NDI全流程解决方案的独特价值,张总将其优势精炼为“高质量、轻量化、全生态”。他对比指出,传统无损IP方案虽满足广电顶级质量要求,但同时也伴随网络带宽需求大、成本高、生态链尚不完善等痛点难以解决。
“NDI是轻量化IP的典范,”张总介绍,“它在确保专业级视音频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网络带宽占用、设备功耗与整体成本,以此实现质量与成本的最佳平衡点。”这一特性完美契合当前广电媒体面临的市场化压力及新媒体冲击下的降本增效需求。
为此,张总特别强调了NDI带来的“灵活性与经济性革命”:“新媒体场景如外场制作,传统SDI或2110系统需庞大团队和转播车支撑,成本高昂。采用NDI轻量化方案,一两人携带一套便携系统即可完成高质量直播,大幅压缩制作成本,有效解决预算有限与高质量制作需求间的矛盾。”
此外,张总还着重指出NDI的生态完备性是其在广电领域快速普及的关键:“相较于其他仅解决局部传输问题的IP技术,NDI构建了覆盖音视频采集、传输、切换、录制、监看等全业务流的完整产品生态。这对于需要构建端到端IP化系统解决方案的广电用户至关重要。”
RF02:极简2U平台重构广电制作全流程
本次展会的明星产品RF02机架式媒体平台 ,正是千视轻量化、集成化、易用性理念的集大成者。
张总向DAV记者详解其突破性价值:“RF02的本质是一个高度模块化的多功能融合媒体平台,而非单一功能的编解码器。 其革命性在于,仅需2U机箱空间,即可通过混插18块不同功能的业务板卡,覆盖‘信号采集→编解码→协议互转→网络传输→管理监看→包装制作’的完整制作链路。”
这也为用户带来多重颠覆性优势:
极致集成,成本锐减:将传统分散的多个硬件模块(编码器、解码器、转换器、倒机台等)功能集成于单台2U设备,大幅降低中小型系统核心构建的硬件投入与空间占用。
集中管控,运维革新:实现单点集中供电、集中联网(一根主干线缆)、集中管理,彻底解决传统系统布线复杂、运维低效的痼疾。
灵活扩展,投资保值:板卡化设计支持用户根据业务需求灵活配置或后期升级更换板卡,无需替换主机,极大提升系统灵活性与投资保护。
轻量便携,场景无界: 其紧凑体积特别契合空间宝贵的转播车、演播室,以及日益增多的外场轻量化制作需求。
尤其是针对广电现场制作与转播车场景,RF02可进一步实现效率与成本的双重优化:“这套系统把硬件高度集成,再用软件定义功能,成本直接砍了两刀——硬件整合减少设备数量,软件方案又省了专用硬件开销。而且它轻便小巧,转播车装得下、运得动、搭得快,省心又省钱!”张总进一步说道。
布局未来:轻量化IP与云制作双轨并进
展望千视电子在广电领域的技术布局,张总指出清晰的双轨路径。
首先,继续深化轻量化IP系统在广阔场景中的应用:“我们看到一个显著趋势——超高清体育赛事、文旅演出、大型活动在全国遍地开花。传统大型转播车和演播室资源有限且成本高昂,难以全面覆盖。而千视的轻量化解决方案(如一台RF02搭配少量周边设备),仅需一两人即可支撑中小型高质量制作,完美契合此类爆发性需求。”
其次是积极拥抱并打通云制作链路。“云制作的价值在新媒体时代日益凸显,”张总表示,“千视的IP化设备能将现场信号高质量、低延迟地转换为IP流,通过5G或有线网络送上云端,实现远程协同制作或云端导播。RF02平台本身也是云信号接入、处理的重要边缘节点。我们将致力于完善从现场到云端的全IP化链路,推动云制作流程的成熟落地。”
DAV观察:轻量化、低门槛重塑广电IP化未来
通过此次深度对话,DAV数字音视工程网深切感受到,千视电子正精准把握广电行业IP化转型的脉搏。其战略核心清晰而有力:以技术创新持续降低IP应用的复杂度与成本门槛。
RF02机架式媒体平台的横空出世,不仅以“单机全流程”的极致集成解决了传统系统割裂、笨重的痛点,更通过可视化、集中化管理显著提升运维效率。而NDI轻量化IP生态的深耕与云制作链路的布局,则直指未来媒体制作的分布式、灵活化、高效率的核心诉求。
在高质量内容需求激增与运营成本压力并存的行业背景下,千视电子所引领的“轻量化、智能化、易用化”IP转型之路,无疑为广电及专业视听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扩展的高效解决方案,加速推动IP化从技术概念走向普惠性的生产力工具。其展台持续高涨的人气,正是市场对这一方向的高度认可与期待。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