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智慧多功能杆领域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来源:高工LED网 编辑:lsy631994092 2020-12-17 10:08:53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近日,广州增城区、花都区、番禺区、黄浦区、南沙区、白云区白云新城商圈片区、白云区京溪路智慧灯杆项目发布拟建审批公示信息。
公示信息显示,此次拟建项目总计35300套,涉及金额高达16亿人民币,目前项目已经审核通过。项目建设单位均为广州信息投资有限公司。
早在今年7月初,广州市15届113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就通过了《广州市智慧灯杆建设管理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建成智慧灯杆约8万根,其中市中心区约4.2万根,提供5G微站站址约3.2万个,为中心城区提供保障5G网络深度覆盖所需站址资源。
同时,建成智慧灯杆统一管理平台,并推动智慧照明、智慧交通、智慧警务等一批智慧城市应用上杆。
智慧灯杆被视为实现智慧城市的最佳载体之一,自2013年政府推出诸多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政策以来,一直是城市照明领域中颇受关注的产品。
近两年,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智慧灯杆正乘着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东风”快速发展。进入2020年,在“新基建”浪潮推动下,智慧灯杆迎来建设元年。
相关数据显示,随着智慧城市快速发展以及5G的快速推动,未来三年内智慧灯杆将实现突破式增长,预计2020年市场空间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
基于智慧灯杆广阔的市场空间,上海三思、昕诺飞、华体科技、洲明科技、方大智控、中盈集团、名家汇、得邦照明、华为、腾讯等众多企业望风入市,抢滩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智慧灯杆市场一片火热,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难题。
据数知科技总经理张美娜介绍,“智慧灯杆大规模推行的前提是解决标准的问题,标准是行业规范发展的前提,也是技术完善的方向。”
湖南省照明行业协会副会长曲婷也指出,“目前各类标准处于野蛮生长期,应用产品处于技术迭代期,产业延伸处于低阶融合期等问题也影响着智慧灯杆市场的发展速度。”
的确,近几年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标准,但就现阶段来看,智慧多功能杆仍缺少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规范。
近日,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0年标准制修订工作安排,由全国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7)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杆服务功能与运行管理规范》(计划号:20201707-T-469)已完成征求意见稿。
《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杆服务功能与运行管理规范》是我国首部智慧多功能杆领域国家标准,将为智慧多功能杆功能设计与运行管理等提供标准依据,实现多箱合一、多头合一、多标合一、多杆合一,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实现城市公共设施集约化、共享化、智慧化。
与此同时,作为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该标准的研制将对完善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推动智慧灯杆快速实现规模落地,在制定相关标准的同时,还需要形成健康的生态架构和良好的商业模式。
资料显示,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EPC、BOT、BOO三种模式。EPC由政府投资和运营,BOT由政府委托社会资本建网运营,BOO由企业投资和经营,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的差异,商业模式不能简单套用。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