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耳朵听到的音质怎么和规格表有落差?

来源:品嘉音響        编辑:小月亮    2020-01-07 17:23:32     加入收藏    咨询

咨询
所在单位:*
姓名:*
手机:*
职位:
邮箱:*
其他联系方式:
咨询内容:
验证码:
不能为空 验证码错误
确定

所以大家在网络讨论串、网络音响评论或是杂志上会看到有一派的人非常专心地用软硬件去测量音响器材,然后针对规格去做好坏的评鉴。同样的也有一派人是认为只要听起来是好听的就好了。

  不只是现在,一直以来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理想的状况是这样:「一个器材如果听起来很棒,那么他的规格表看起来理应要一样漂亮才是」,但是在实际上,事情并不是这么完美。当然规格很重要,这也是在选购商品过程中必须纳入考虑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切记一件事情,任何音响器材都是回放装置,所以要判定好不好或是适不适合自己最终还是要靠耳朵。所以无论器材的规格表现是以文字还是图表表示,都是代表硬件设计上的行为表现而非实际上聆听到的表现。所以大家在网络讨论串、网络音响评论或是杂志上会看到有一派的人非常专心地用软硬件去测量音响器材,然后针对规格去做好坏的评鉴。同样的也有一派人是认为只要听起来是好听的就好了。纵观两个面向:规格检验与聆听经验,就要提问:「这好听吗?」或是「这个播放的质量听起来是否趋近规格一般的漂亮?」

  所有厂商提供的规格表、效能表现图…等都是在一个控制环境中所测量出来的。测量用的麦克风与人耳不同的是,测量用机器与麦克风只能同时针对一个或是两个参数去做测量,例如:失真率、振幅响应(amplitude response)或是相位响应(phase response)…等。但是人耳会全部一起接收,并且,人耳与大脑的运作方式本来就跟机器有所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专业的音响厂牌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最后还是得靠经验丰富的聆听评鉴员来做声音的品管。

  你不见得说一定要有金耳朵才能分辨好与不好。因为声音与音乐都是很生活化的东西,多接触音乐活动、多听音乐并且试着去了解现场与CD专辑之间表现的差异,多去比较不同的音响、耳机商品,要挑出好的或是适合自己的商品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比较简单的例子像是说,有些入门耳机的响应频率、阻抗写得很漂亮,例如说:14Hz ~ 26KHz、20ohm,高阶商品却是20Hz ~ 22KHz、32ohm。如果不看价格、不用听的,只看规格来选择,很容易错选到音质较差的产品。

  所以,选择音响商品的方式不能只用规格书来断生死。规格表、效能表现图表是可以一起搭配参考用,但是最终还是要亲眼看到、听到才是主要的挑选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品嘉音響,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