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利奖揭晓,LED业都有谁上榜?
来源:广东LED 编辑:swallow 2020-07-21 09:49:18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而专利是知识产权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而中国专利奖是我国专利领域的最高奖项,代表了专利行业内的最高荣誉,也充分体现了获奖单位专利方面的实力。
7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30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金奖,10项外观设计专利荣获中国外观设计金奖,58项中国专利银奖、15项中国外观设计银奖、696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和60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其中,企业成为专利获奖的绝对主力,专利产品市场价值可观。LED业都有谁上榜?
关于中国专利奖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设立,倡导创新文化,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为工作导向,注重专利质量、技术创新、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和行业影响力,鼓励和表彰为技术(设计)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申请人和发明人(设计人)。
中国专利奖设立于1989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组织评选,每年一届,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也是中国唯一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奖项。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教授葛爱明和他的团队的“一种理论无损光效的LED光全反射准直系统”获得中国优秀专利奖。
据悉,葛爱明和他的团队主要从事成像与照明光学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他们提出并研发精密光学计量测试新方法与新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成像与照明混合光学系统的设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研究出LED灯具的高效配光、封装、散热、驱动等关键技术;主持完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一项。特别是在特殊照明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机场照明、汽车前照灯、医疗器械、投影、扫描光电照明系统,他和他的团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葛爱明和他的团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部分技术空白,在民生、环保、国防科研等多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他的研究成果多次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他的发明专利有30多项转化为产品,在光电领域围绕环保、节能、健康类,光学精密制造类等,还有多项产品以待开发。
三安光电
近日,三安光电好消息连连。一方面,公司市值达1120亿元,在上半年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的排名上升了25位;另一方面,三安光电在重点发力的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已拥有2076件专利,其中,“倒装LED芯片的共晶电极结构及倒装LED芯片”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三安光电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已拥有2076件从芯片外延制造到全产业链条的主流专利积累,在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居于国际领先、国内最前沿的地位。
三安光电生产高端芯片产品,三安高端半导体项目于2017年引入泉州芯谷南安分园区,2018年,后道芯片、前道项目等陆续投产。三安高端半导体系列项目是泉州芯谷南安园区引进的首个龙头项目,投资总额333亿元。该项目包括高端氮化镓LED衬底、外延、芯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高端砷化镓LED外延、芯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大功率氮化镓激光器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等七大产业集群。
华灿光电
其中,华灿光电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该外延片的生长方法”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另悉,7月8日,华灿光电院士工作站在义乌制造基地正式挂牌,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教授、义乌市组织部何若伟部长、义乌市科学技术协会李志强主席,华灿光电董事周福云先生、副总裁王江波博士出席授牌仪式,共同见证华灿光电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再上新台阶。院士工作站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教授领衔,华灿光电研发团队支持,这将助力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领域加速提升核心技术,为地方经济及国家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叶志镇教授于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及关键技术研究,在LED发光器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是国际光电领域的主要引领者。2011-2017年期间,叶志镇院士任华灿光电独立董事,为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发展创新发挥了积极的指导和引领带头作用,任期届满以后也积极参与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领域前瞻性技术的探索和开发工作,为推动公司技术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华灿光电自成立以来坚持自主研发、技术创新及研发人才培育,不断加大产学研技术合作力度,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目前公司已成立浙江省第三代半导体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企业研究院等企业研发机构。此次华灿光电院士工作站正式启动,将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在高端人才引进和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重点研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领域的新技术与新产品;同时,公司将加大与高校院所及业界领先企业的深入合作,聚焦技术创新与突破,成为公司技术创新发展的加速器。
院士工作站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提升技术研发水平打造新引擎。未来工作站将着力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骨干人才培养,积极引领华灿光电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器件领域的持续技术创新。
乾照光电
乾照光电的“一种具有高质量IaGaN/GaN有源层的LED外延结构生长方法”在中国专利优秀奖榜上有名。
此前公告显示,乾照光电于2018年11月宣布拟出资15.97亿元建设VCSEL、高端LED芯片等半导体研发生产项目,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乾照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承办。项目投产后,预测达产后年销售收入96,628.29 万元,达产年利润总额23,690.9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17.71%,投资利税率18.63%,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72%;投资回收期6.01年。
乾照光电表示,砷化镓/氮化镓半导体器件主要依附于MOCVD进行外延生产,技术含量高;在军用和民用无线通讯等领域需求旺盛,而相关国内厂商稀缺,国家正大力支持该行业的迅速发展。
在红黄光LED外延片及芯片领域,乾照光电现有MOCVD共42个腔;在蓝绿光LED外延片及芯片领域,公司拥有MOCVD共155个腔(折K465I机型)。目前均已导入4寸片生产工艺,产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且外延片良率均不低于98%。
MiniLED部分,乾照光电在红光MiniLED的良率和可靠性上投入了大量研发,目前MiniLED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与各大终端客户都在密切配合互动中。并且,公司MiniLED产品已承接订单,预计下半年需求量将有增长,目前相关产品备货充足。
至于Micro-LED领域,乾照光电主要配合终端显示客户进行量产方案开发,开发了尺寸20μm~30μm的芯片并可实现小批量生产,工艺优化与性能提升持续推进中。
希达电子“倒装LED COB”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发明创造的“晶圆倒置式集成LED显示封装模块”被授予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优秀奖,这已是希达电子第五次喜提该项殊荣。此次获奖也印证了希达电子自主创新能力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晶圆倒置式集成LED显示封装模块”作为倒装COB产品的核心技术,采用LED芯片倒置安装及无引线封装工艺,不仅解决了正装LED金属迁移等问题,更通过无线封装,简化了工艺流程,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倒装技术可实现芯片级间距,像素占比小,发光效率高,对比度可大幅度提升,出光光型具有较高一致性,超大视角观看不偏色。屏前温度低,近屏体验更舒适。倒装COB技术方案应用于显示屏产品,可迎合大尺寸、高密度显示趋势,推动小间距产品在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能交通的应用落地,为微小间距显示产品开辟更加广阔多元的市场空间。
希达电子致力于前沿LED显示技术的创新发展,自2013年率先完成倒装COB技术的开发,2017年授权发明专利,完成从正装COB到倒装COB技术的迭代升级。希达电子已拥有专利共计178项,5项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形成一批以逐点校正、灰度控制、集成封装为核心的专利集群,成为行业唯一掌握COB全链条核心专利的企业,以自主创新为引擎,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目前希达已实现P0.7-P3.3倒装COB批量化生产,并完成倒装COB最小点间距0.4mm的样机开发。从全球集成三合一COB显示产品的领创者到倒装COB技术的引领者,希达电子以雄厚的自主科研实力为支撑,以前沿的技术探索为牵引,在LED显示领域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历经近20年发展,希达电子以不凡实力实现完美蝶变。未来,希达电子仍将着眼全局,抢抓机遇,以自主创新为引领,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全力打造“中国智造”新引擎,高起点绘就发展新蓝图!
晶能光电
晶能光电自主研发的“一种垂直结构的白光LED芯片及其制造方法”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据悉,晶能光电基于硅衬底LED垂直结构芯片工艺,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开发Mini RGB显示屏用LED芯片,克服了多个芯片制程工艺难点。此前,在2020中国显示大会上,晶能光电首次推出了5mil*5mil硅衬底LED垂直结构蓝、绿光芯片产品。其单面出光,和红光芯片高度一样,在显示对比度和发光角度均有优异的表现,且可以完全避免客户端长时间使用产生的金属离子迁移异常导致的屏幕黑点。
据介绍,晶能光电Mini LED蓝绿光芯片产品已于2季度量产,可提供稳定批量供货,此前,已长时间可靠性验证,并已经通过几家大的显示屏厂家的验证。接下来,晶能光电将很快推出4.5mil*4.5mil的硅衬底垂直结构蓝、绿光LED芯片。
三雄极光
三雄极光的“一种灯具焊接机和焊接方法”被评为中国专利优秀奖。
时下,健康、节能、智能化是照明产品演变大势所趋,针对这一市场需求,三雄极光以为消费者提供绿色节能、健康舒适光环境、智能化的照明方案为导向开展产品研发工作。
在教育照明产品方面,三雄极光从照度、眩光指数、显色指数、光频闪指数、蓝光危害等关键指标出发,开发了专业护眼系列教室灯盘和黑板灯,按照国标AA级标准研发了护眼台灯,有效达到护眼、增效、节能的目标,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视力因灯光使用不当导致的视力下降问题。
在智能照明产品方面,三雄极光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聚焦于打造兼顾实用性、便利性与趣味性的智能化单品,为用户提供从单灯智能控制到场景化的全屋智能家居照明系统方案。
为了更好的打造智能照明产品,三雄极光还积极开拓与阿里巴巴、恒大等多家平台企业在智能照明领域的跨界合作。
长春工业大学、研奥电气
由长春工业大学和研奥电气联合开发的“一种轨道车辆LED驱动电源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另悉,研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研奥电气”)创业板发行上市获得受理。研奥电气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9,65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00%;预计募集资金4亿元。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审计机构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据了解,研奥电气本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城轨车辆生产线和高铁检修生产线的升级。其中,城轨车辆电气设备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1亿元,高铁检修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拟使用1.5亿元募集资金。此外,研奥电气还预计投入6000万募集资金搭配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并使用8,000万来补充流动资金。
矽力杰
矽力杰在模拟IC行业中专利数量最多,共有1490组专利申请,分布于14个IPC小类中。其“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应用其的线性LED驱动电路”获得了中国专利优秀奖。
据悉,矽力杰成立于2008年4月,主要从事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主要产品为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工业用产品、电脑产品及网络通信产品,如平板电脑充电管理芯片、直流对直流转换芯片、过流保护芯片、LED照明驱动芯片等。2017年底,该公司总资产为120.91亿新台币,2017年营业收入85.99亿新台币,净利润18.08亿新台币。该公司采用Fabless业务模式,但拥有自由的晶圆工艺、封装工艺以及自有的测试开发技术。
在LED照明驱动市场上,2016年矽力杰收购了恩智浦半导体的LED照明业务,技术实力大幅提升。该公司掌握了“专有制程工艺”,在产品尺寸及成本上具有优势。
杰华特微电子
杰华特微电子(张家港)有限公司的“纹波消除电路及LED控制电路”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另悉,杰华特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将在杭州西湖区打造集高端电源管理芯片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于一体的微电子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3亿元。
杰华特成立于2013年3月,总部位于杭州,目前在美国、韩国,中国张家港、深圳、厦门等地设有了分公司,拥有电池管理,LED照明,DC/DC转换器等产品。
2018年8月,该企业获得了华为哈勃科技的投资。在哈勃投资前,杰华特已经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睿投资、鑫元基金、中电海康、中银浙商产业基金、同创伟业、聚源资本。
美智光电、美的集团
美的集团控股子公司美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种调光调色控制电路及LED照明产品”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另悉,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将在控股子公司美智光电科技(以下简称美智光电)实施多元化员工持股计划。美智光电目前由美的集团和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宁波美顺各持股50%,根据多元化员工持股计划,新成立宁波美翌、宁波泓太和宁波美皓三家持股平台,上述三家平台以4元每股注册资本的价格从宁波美顺手中受让美智光电股权合计29.1%。同时,美的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美的创新投资从宁波美顺受让美智光电6.7%股权,持股比例从50%上升至56.7%,仍为控股股东。
美智光电的照明产品经营已有多年,但产品升级缓慢,在消费级市场影响力弱。美智光电同时还经营智能门锁、面板和电工产品,伴随着智能家居加速普及和楼市复苏,全屋智能正在前装市场兴起,这正是美智光电的机会。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