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招商,
null
null
卓华,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握手5G,智能交通将迎来四大质变

来源:安防展览网        编辑:lsy631994092    2020-06-29 09:10:56     加入收藏

5G网络的希望寄托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未来,也将引发智能交通行业的深度变革。近年来,关于智能交通与AI的话题讨论始终热度不减。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那么,未来5G与智能交通,将会发生哪些质变,能打造哪些新的增长点呢?

  当下,对于中国任一ToB市场,5G+AI正并行创未来!

  全球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有两个重要的趋势——5G和AI人工智能。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发展移动、中国传统电信、中国经济联通、中国文化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们中国5G正式开始进入商用阶段。

  三大运营商加快网络建设速度,计划2019年底覆盖50个以上城市,2020年底覆盖地级以上城市。5G网络的希望寄托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未来,也将引发智能交通行业的深度变革。

  近年来,关于智能交通与AI的话题讨论始终热度不减。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那么,未来5G与智能交通,将会发生哪些质变,能打造哪些新的增长点呢?

  无人驾驶驶向5G时代

  在5G时代以前,交通工具的发展经历了几大阶段。最原始的交通工具是人的双脚,然后是被人类驯化的马、驴以及马车、牛车等,同时,轿子与畜力工具长期并存,再往后,随着蒸汽机出现,汽车、火车代替了原始的交通工具。随着文明的飞速发展,人类上天入地下海也变得司空见惯。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人类的交通工具将变得更加智能,功能更为强大。

  无人驾驶近两年极为受人瞩目,它其实就是一种人工智能汽车驾驶技术形态,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其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数据信息,控制管理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是否能够提高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

  在不断增加的传感器阵列驱动下,无人驾驶汽车每天将产生4000G数据,并且为约12Mbps的4GLTE速度,50MS延迟,显然对无人驾驶的连接,安全的自治系统需求无法满足。

  在实现5G无线网络技术后,其速度可以达到10Gbps和1MS的延迟,能够提供支持智能汽车的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企业之间关系以及中国汽车和周边环境问题之间可靠沟通的水平,5G技术是无人驾驶车辆互联的关键促成器。此外,汽车内部的数字服务也是基于5G技术的实施,通过超低延迟处理大数据的能力,提高了乘客体验和移动收入。

  当然,在探索的初级阶段2019年无人申请或5G,无人驾驶车辆,在与他们的安全结合多个网络连接,毫无疑问,是有一定风险的。

  一方面,车辆部件和系统在借助5G网络与外部进行连接时,增加了易受到攻击的范围;另一方面,基于无人驾驶车辆有赖于无线网络,5G基站的建设和维护尤为重要,保持基站长期正常工作并且增加基站的分布覆盖是保障可靠数据传输的关键。

  针对以上问题,汽车制造业需要全面制定5G基站的建设计划,同时借助现有安全技术研发完善无人驾驶车辆的网络安全机制。

  5G时代的车与路将更加协同

  如今已由万物互联迈入万物智联,物联网黄金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以智慧交通为例,汽车流量的实时监控、实时传输路况、交通管制等,能帮助城市改善拥堵问题。

  我国即将进入5G时代,相比4G,5G不仅速度更快,低时延为车联网提供了基础条件等特点,让交通向智慧化迈进。

  当前不论是城市道路还是高速公路,交通环境复杂多变,驾乘者需要及时了解交通信息以提高对路况的全面感知,进而提升交通安全和出行效率。V2X是2020年关于智慧路网、车路协同的关键性技术,该技术就是让车路高效协同,让驾乘者第一时间了解交通信息和危险状况。

  在未来的自动驾驶时代,仅有汽车的智能化是不够的,也需要路边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与更智能的车载终端,以便获取更安全、更高效的智慧出行体验。5G赋能,让车路协同成为自动驾驶明确方向。

  5G赋能让出行变得更智慧

  目前车载视频监控主要采用3G/4G网络进行实时回传,由于上行带宽受限、覆盖、时延等原因,视频监控画面质量差、不时有卡顿及马赛克(高峰期),无法达到实时监控及及时发现高危人员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AI技术的发展,智能算法在司机上岗时对于身份进行校验,防止替换班;驾驶过程中进行驾驶行为的实时检测预警,同时通过车身配置的更多的高清摄像机、雷达等传感器,对于车道偏离、前向碰撞、盲区监测进行主动预警。

  通过驾驶过程的行为和习惯生成驾驶模型,驾驶技能评价、驾驶速度分析、短期安全系数分析、报警事件分析,企业可以用数据针对驾驶人进行考核,可实现针对性培训,督促驾驶人更加安全的驾驶。

  移动车载类场景,包括: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公共交通车辆,交巡警摩托、执法警车、巡逻车等执法巡逻车辆,校车、押运车、运钞车、危化品运输车等特种车辆。这些车辆均需要被重点监管,但受限于当前的无线技术和网络能力,监管的范围、时效性、有效性都无法保证。

  一方面,由于带宽和稳定性不足,无法实现全量实时回传,对驾驶人/乘客/车辆真实状况无法掌控,可实时视频调阅的并发路数少,画质模糊,偶发卡顿,无法有效支撑突发事件高效处置。

  另一方面,车载监控视频存储在本地,设备易损坏,数据易丢失,无法可靠提供突发事件的视频调取。当前交通车辆已成为天网的监控盲区,只能在事后通过“回头看”获取线索。

  随着5G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车载监控系统从标清化向高清化、联网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可能。

  借助5G网络的大带宽、高可靠、低时延特性,可以实现实时、海量的交互沟通。5G通讯的传输速率以Gb为单位,百倍于4G;支持每平方公里同时百万台设备的互联;时延仅为1毫秒,相当于4G的1/50。基于5G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将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的信息实时交互,并将海量数据传到云端,通过云计算再传回到车辆。万物互联的5G将让人、车、路真正融为一体,让出行变得更智慧、更简单。

  5G与智慧运输的质变

  5G赋能千行百业,交通运输业与5G结合,将改变传统的运输方式,带来不一样的革新体验。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物流行业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量前沿技术得以广泛运用,极大提高了物流的效率和安全质量。同时,随着5G移动网络不断成熟和全面商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R/VR等关键技术与物流全流程深度融合,将在现代物流行业的仓储、运输、配送等多个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以“5G+AI+物流”的新模式,全面促进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转型。

  物流企业除负责普通货物运输外,还覆盖食品运输、医药冷链运输、危化品运输等领域,所以针对物流车辆的管理监控非常重要。通过在车辆上安装车载监控系统,实现车辆远程视频浏览、车辆地理位置记录跟踪,是当前的重要管理手段。

  但受限于当前无线技术和网络能力,监管的范围、时效性、有效性都存在较大限制。

  一方面,由于带宽和稳定性不足,视频无法实现全量实时高清回传,对驾驶人/车辆真实状况无法掌控;另一方面,车载监控视频大多离线存储在本地,设备易损坏,数据易丢失,无法可靠提供突发事件的视频调取。

  而5G和AI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前端高清视频监控获取高质量路面画面,通过算法对路害进行实时分析,并根据路桥严重程度行程高中低三类优先级工单,针对高优先级的工单,可以及时通过5G网络将高清视频画面回传,支撑监控中心对路害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中低级的路害工单则派发至对应管理所进行统筹管理。

  5G对智能交通产业在行业覆盖、产业转型、业务覆盖、视频采集提档升级、感知运用、防控能力等方面将带来深刻变革。使能智能交通,从“专制专用”走向“和谐民生”;从“看见”走向“洞见、预见”;覆盖从“零散稀疏”走向“无处不在”,实现业务覆盖的全域化、自由化、简捷化;感知从“后知后觉”走向“通感联觉”,伴随着5G、感知控制技术、视频渲染技术、智能设施装备的成熟和应用,将使智能交通的业务形式更加的自由。

  既能从物理世界投射到数字世界,也能把数字世界叠加渲染进物理世界,形成虚实协同的数字孪生,重构全天候、全时空、全要素、全融合为特征的智能交通新体系,也描绘出一幅关乎于智能交通的最美画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安防展览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