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前4月Mini/Micro LED投资近150亿元,量产成关键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swallow    2020-05-14 09:26:23     加入收藏    咨询

咨询
所在单位:*
姓名:*
手机:*
职位:
邮箱:*
其他联系方式:
咨询内容:
验证码:
不能为空 验证码错误
确定

仅今年1-4月,产业链投资于Mini/Micro LED项目,总共近150亿。其中上游芯片和设备端投资额接近100亿元,封装方面的投资超过27亿元。

  即使在疫情影响之下,Mini/Micro LED市场的投资力度也并未出现预想中退却,反而有不断加速之势。

  消费电子龙头、TV厂商、面板企业和LED显示产业链上中下游都卯足了劲将更多的注意力、资金、技术投入到了火热的Mini/Micro LED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1-4月,产业链投资于Mini/Micro LED项目,总共近150亿。

  其中上游芯片和设备端投资额接近100亿元,封装方面的投资超过27亿元。

  “2020年,Mini LED 不能观望,不能落伍;Micro LED不能忽视。”高工LED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在此前举行的主题为“疫情之下的LED显示产业现状”的高工直播间LED行业首场直播中明确表示。

  近期走访调研的多家LED产业链企业也表示,今年的重点就是Mini LED。

01

投资加速

  近日,据中国台湾地区媒体报道,苹果将在台湾竹科龙潭园区建立Mini LED与Micro LED制造厂,并与晶电、友达展开合作,未来将供应iPhone、iPad等产品使用。

  竹科管理局证实,已通过苹果在龙潭的建厂案,并完成相关资料登记。据了解,苹果此次总投资额达百亿元新台币(约24亿元人民币),初期先投入数十亿元,完成面板技术研发与生产线。

  而这只是2020年以来,Mini/Micro LED领域的其中一笔投资。

  之所以引人关注,苹果的引领效应功不可没。

  “苹果的投资会带动整个产业链投资的加快,对于应用市场也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券商分析师告诉高工新型显示,疫情之下,产业链会更加迫切希望在新的领域市场寻找机会,头部企业会加速投资。

  高工新型显示近期走访调研多家企业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有封装设备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的研发重点就是Mini LED相关设备。

  从高工新型显示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Mini/Micro LED领域的投资以芯片和设备部分占据主导,封装次之,而下游显示企业相对来说较为保守。

2020年1-4月Mini/Micro LED领域投资

                          来源:上市公司公告、公开信息

  有业内人士表示,Mini/Micro LED最关键的技术和工艺问题都存在于芯片和设备部分,所以这也是投资以及技术研发力度最大的部分。

  “LED技术为了取得更好的显示效果和分辨率,需要芯片微缩化,LED自发光显示微缩化的核心就在于Mini/Micro LED芯片。”华灿光电副总裁李鹏博士表示。

  而为了适应芯片微缩化,对于设备的要求自然也会提升。

  “Mini LED对于设备的精度等要求较目前有很大的提高,到了Micro LED就更是如此。”有设备企业技术负责人告诉高工新型显示,不加大投入,设备就会拖了后腿。

  而随着产业链企业投资力度的加大,Mini/Micro LED的研发生产开始加速,尤其是Mini LED,有部分产业链企业已经开始小批量供货。

02

量产何期?

  对于Mini LED在应用市场何时可以量产投放市场,产业链企业各有各的判断和时间表。

  此前,TCL科技和京东方就给出了不同的答复。

  TCL科技宣布,MLED星曜产品量产未定,具体时间需结合终端厂商计划。

  而京东方则表示,玻璃基Mini-LCD背光和直显产品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

  而LED显示产业链企业也同样如此,有企业还在研发和样品阶段,也有企业已经开始小批量出货。

  高工新型显示从市场反馈的信息了解到,目前在部分高端场合已经有Mini LED显示屏投入应用,但数量还很少。

  “就直显来看,2020年Mini LED已经在逐步上量,主要集中于P0.8、P0.9。”兆驰光元显示事业部总经理刘传标认为,Mini LED背光要比Mini LED直显发展得慢一些,Mini LED背光在加快打样和验证的速度,预计下半年能有一些机种稳定上量。

  但刘传标也认为,现阶段无论Mini直显还是Mini背光都没有大规模量产。

  消费者接受度是决定的因素,而成本则是其中的关键。

  洲明科技国内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李志也认为,Mini LED规模应用现在还是受制于成本问题。

  “本质上讲,限制Mini应用发展的主要还是成本。”乾照光电未来显示研究院院长柯志杰认为,成本的降低主要靠技术的进步,包括固晶、转移、基板、良率……。

  柯志杰判断,Mini LED的成本平衡两到三年就可以做得到。

  李志认为,凭借Mini/Micro LED的优势 , 可以替换原有的产品(如LCD等)。Mini/Micro  LED降成本需要整个产业链努力 ,等成本降下来 ,所有市场都可以被替代 。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