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环节供不应求,LED显示产业链或将迎来涨价潮
来源:高工新型 编辑:swallow 2020-03-03 08:47:48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本来过年之后是招工热潮,现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地方限制出行,根本招不到员工。」一位不愿具名的LED封装大厂负责人对记者说到,特别是靠外来人口作为务工主力的城市,用工荒更大。
同时这位负责人指出,现阶段LED显示产业链复工率基本在50%左右,返岗员工数量及能否招到新员工,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要影响。
为尽快恢复生产、解决用工紧张问题,包含聚灿光电、澳洋顺昌、东山精密、兆驰股份、国星光电、鸿利智汇、洲明科技、强力巨彩等上中下游企业纷纷发布招聘广告,其中以技术岗和一线岗需求最大。
此外,由于疫情期间招聘难度攀升,除政府部门出台政策助力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外,各企业的招聘也在上演着「抢人大战」,通过提供丰厚待遇及推荐给予现金奖励等方式吸引人才。
一方面招不到员工以恢复产能,另一方面为防控疫情延期复工也导致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
据记者调研,现阶段LED显示产业链虽尚未出现供应链涨价问题,但由于疫情影响不知会持续多久,不少企业已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
调整产品价格提高利润空间以度过这段特殊时期的想法,在部分企业中萌发。
尤其是上游LED芯片、中游LED封装近两年产品价格已处在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加之产能持续开出下游需求不振,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2019年业绩情况就是最好的证明。综合已披露业绩情况的企业看,LED芯片企业业绩普遍受价格下滑所累,出现较大下滑甚至亏损;LED封装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同时封装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产品转型加快,行业盈利能力下降,业绩两级分化严重。
相较于LED芯片和封装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下游LED显示屏企业得益于对更多应用领域的渗透及5G/8K超高清显示助推,2019年在显示主业上普遍取得较大发展。
「整个产业链都能赚钱才能良性的发展下去。」盐城东山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许斌对记者说到。
另据东山精密方面介绍,现阶段受疫情影响,供应链需求较小,不过一旦到需求放开阶段,受复工率不足等影响,上游部分材料可能供不应求,存在涨价可能。「 如果我们的供应商涨价,会影响到我们,而我们也会影响到下游客户,这样一来,产业链的影响会越来越长。」
考虑到未来或在成本上面临更大压力,东山精密表示,公司可能会对部分产品价格进行调整以度过这段时期。
另外一家不愿具名的LED封装大厂负责人也表示,短期内材料价格上涨,封装盈利会受到影响。据其介绍,现在已面临部分稀缺材料涨价压力。
除LED封装企业,本在2019年就已承受巨大经营压力的LED芯片企业也向记者表示,希望能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现阶段,LED芯片和封装企业均承受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而市场又处于多头竞争格局,即使期盼通过提升利润改善经营情况,也不敢率先提出涨价,给竞争对手带来机会。
一家LED芯片大厂市场负责人表示,「上游压力着实太大了」 ,而涨价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现阶段主要做好成本管控及技术提升,充分参与市场竞争。
利益相关,记者就LED芯片和封装产品涨价假设采访了多家主流LED显示屏企业。其中一家屏企负责人表示,预感LED芯片产品有涨的趋势,因为去年亏的比较多。
另一家屏企市场负责人表示,会理性看待。「从企业成本角度考虑,肯定不希望涨价,但是疫情期间,受生产、原材料供应、物流等影响,近期的涨价是正常的,也应该是暂时的。」
「产品价格涨跌需要结合供需、成本等各方面因素,但关键是要客户接受,而如果整个产业链都涨价的话,最终还是用户买单。」一位LED产业链分析师向记者说到。
日韩疫情升温,中国显示产业供应链或「受寒」
韩国、日本面临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愈发严重。
央视新闻客户端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19时,韩国新冠肺炎确诊2337例,日本新冠肺炎确诊933例。
其中韩国仅在28日当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就达571例,确诊病例增长迅猛,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引起全球关注。
日韩疫情凶猛也牵动着正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显示产业链的脉搏,因为日韩在全球显示产业链中关键材料、设备以及下游面板处于关键位置。
虽然目前中国在LCD面板市场已经开始占有主导地位,并开始在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开疆拓土,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显示面板关键的原材料和设备我们依赖日韩的比例仍然很高。
「大而不强」是中国显示产业的真实写照,即使是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多的LCD产线和6代的柔性OLED面板产线也暂时没改变这一点。
记者调研了解到,日本是包括蓝绿发光材料、柔性PI膜、蒸镀设备、光学胶等柔性OLED面板关键材料和设备的主要供应国,占据着显示产业链上价值最高的一端。
韩国也在宽幅偏光片、PI膜等材料方面优势明显,韩国三星依然占据着全球中小尺寸OLED面板超过80%的市场占有率,LGD更是独揽了全球大尺寸OLED面板供应。
2月25日,韩媒ETNews、APSystem官网消息称,京东方最近在重庆的6代Flexible AMOLED产线ELA招标活动中选定了AP System作为最终中标者。
韩国显示设备厂商AP System公示,与Chongq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签订1493亿韩币(约合8.6亿人民币)OLED设备供应合同。ELA是为LTPS工程设计的激光热处理系统,在柔性OLED产线中,用于在玻璃基板上涂布PI溶液,形成膜后分离玻璃基板。
记者统计了相关国内面板上市公司发布的相关设备采购中标信息发现,中标的基本为日本、韩国的相关设备企业。
被誉为OLED面板生产的关键设备蒸镀设备目前全球更是仅有Canon TOKKi公司可以供应。
「目前供应暂时还未受到影响,但一旦疫情在日韩继续恶化可能会对显示面板产业供应链造成重要的影响。」 一位长期关注显示产业的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这其中很多环节的供应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取代的。
虽然中国已经意识到在显示关键材料和设备方面的缺失,并已经开始有了突破,但目前看仍处在蓄力阶段,和国际大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长期的积累。
据媒体报道,目前三星电子在韩国的面板厂等仍在正常开工,并未受到影响。
但此次疫情还是给国内显示产业上游供应链敲响了警钟。
「随着中国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显示产业已经做得比较强,在全球的份额已经很高。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屏幕厂商已经做大做强时,正是发展上游产业的好时机。」天风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张健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大陆的面板产能已经做大做强的情况下,接下来一定是上游供应链的大发展。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