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大厂催促Mini LED供应链放量,封装企业进退维谷
来源:高工新型 编辑:swallow 2020-02-28 09:29:57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的争论这次又在Mini LED市场引发不小的争议,也让显示大厂和封装龙头们纷纷涉入其中。
包括洲明科技、利亚德、奥拓电子等显示大厂近日纷纷表示,Mini LED显示已经从原来的过渡产品一跃成为市场公认的主流方向,显示屏厂家上中游供应链能够尽快大规模量产,以期能够将成本降下来,从而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应用领域 。
但作为Mini LED封装器件主力供应商的封装龙头们,一方面也坦承Mini LED确实是市场方向,但另一方面却也担心大规模扩厂量产后,下游市场能否消化这些产能 ,毕竟白光器件的惨状依然历历在目。
高工新型显示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有部分封装大厂已经开始或者计划在今年扩产Mini LED封装,但也有一些封装厂表示要再看一看市场发展形势。
显示企业盼供应链降成本
刚刚过去的ISE2020上,Mini LED一改过去的小众形象,开始以主力军的形式出现在各大显示产业链企业的展台上, 既有已经经过验证的小批量量产产品,更有多家企业发布的新品。
据参加了ISE2020的奥拓电子相关人士透露,ISE 2020上,Mini LED获得的市场认可度和关注度已越来越高。
希达电子深圳分公司总经理李海峰也告诉高工新型显示,今年的ISE上,Mini LED产品有爆发之势。
“在2月14日刚刚结束的2020年荷兰ISE展上,众多国内厂商展示了最新的Mini LED和Micro LED产品,这说明Mini LED显示已经成为行业公认的发展方向 。”洲明科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机构投者调研时表示,目前洲明的Mini LED产品均可量产,为未来走入智慧控制室、教育医疗屏、高端商业显示、高清演播室、家庭影院等众多领域做好了充足准备。
利亚德方面也表示,Mini和Micro的发展将分几个阶段推进,会先应用于背光和可穿戴设备;当规模效应出现后将推出自发光的屏显产品。最后阶段将是全面替代现已成熟的其他显示产品。
据了解,利亚德与晶电的合资公司已在筹备注册,预计2020年四季度将投产Mini/Micro LED。
但来自供应链的不畅也是显示大厂对于Mini LED打开市场空间存在的最大隐忧。
洲明科技的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超小间距显示产品(Mini LED)可能受制于供需等多方面因素,目前尚未放量,价格相对较高。当技术进一步成熟,量产达到一定阶段,更多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会被打开 。
问题被传导至供应链封装、材料、设备等环节,这其中封装企业无疑是供应链最为重要的一环。
封装大厂自思量
量产、扩产还是再看看形势发展谋定再动就成为RGB封装大厂们思量的问题。
”扩产其实很容易,上机器设备就行了,问题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卖给谁?“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封装大厂销售负责人告诉高工新型显示,市场能不能接受,才是关键问题,毕竟Mini LED从成本价格上来说要比目前的产品明显高出一块。
这位负责人进一步分析说,以目前大家都看好的Mini LED背光来说,大尺寸背光主要市场还是TV(电视机),但目前普通的LCD电视价格已经非常低了,Mini 背光的话成本起码高出目前的两三成,消费者愿不愿意买单是个问题 ?
“目前的片源也没办法让消费者体验到普通LCD和Mini LED背光在显示效果上的巨大差异,起码差异没那么明显,消费者怎么愿意多花钱呢?“这位负责人表示,除非片源全面像4K、8K转化,那Mini LED背光的显示效果优势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业界的部分认同。
国星光电RGB事业部技术总监秦快也认为,4k、8K能让Mini LED背光的优势更加凸显,才能让普通消费者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色彩、画质方面的不一样。
另一RGB封装大厂负责人也曾表示,扩产上量随时可以进行,但还是要再看看市场发展再定。
大厂举棋不定,中小封装厂就更不敢轻举妄动。
但包括国星光电在内等一些封装巨头还是开始加快Mini LED的扩产步伐。
目前国星光电已成立专门的Mini LED制造部门来应对2020年订单需求,同时RGB事业部计划投资5亿元进行二期扩产,Mini LED的产能规划上半年占比接近20%。
“Mini LED最开始被定义为过渡性产品,因 Micro LED在技术、行业及周期上短期内难以实现商业化。“秦快表示,现在看来国星光电认为随着整个应用市场打开后,产品存在周期会比较长,Mini LED可能不是过渡期产品,而是进入市场主流时期 。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