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牌照提前发放下 挑战接踵而至如何应对?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编辑:lsy631994092 2019-06-18 10:06:06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端午佳节前夕,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四家运营商颁发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5G牌照。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放的5G牌照并非此前业界所讨论的“临时牌照”,而是面向5G时代的正式商用牌照。
由此,中国将成为继韩国(4月3日)、美国(4月6日)、瑞士(5月7日)、英国(5月31日)之后,第五个开通5G商用服务的国家,中国5G正在提速……
毫无疑问,此时发放牌照意义重大,真正的挑战也将接踵而至。
各种因素加速5G商用牌照发放
5G跳过了试商用阶段直接进入正式商用阶段,牌照发放也比预期至少提前了半年。5G与历代通信技术不同,其标准制定、网络搭建、商用计划等都较历代通信技术有所提前。
首先,从5G本身发展来看,5G商用加速与标准制定紧密相关。相比IMT-2000(3G)从提出到完成第一个标准版本总共经历了15年,而IMT-2020(5G)从愿景提出到计划2020年完成完整的标准制定仅花费5年!
其次,中国在世界通信领域完成了角色转变。每一代通信技术之间大概相隔10年,2000年探讨的3G、2010年火热的4G,以及2020年即将打开万物互联大门的5G,虽然5G完整标准冻结仍需等待较长时日,但其商用速度显然已经超过了业界的预期。
在专利方面,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发布的5G专利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4月,中国企业申请的5G标准关键专利数已占到全球的34%,位居全球第一。
目前,华为和中兴在5G主要设备制造商中的地位难以撼动;在5G芯片方面,全球仅有的6家企业之中,中国企业占据一半数量。在光纤光缆方面,有长飞光纤、亨通光电、烽火通信等企业,其中前两者在全球行业排名中位居前三。
再者,5G商用牌照发放是国内国际新形势下的新研判,提前发放或许将提升产业自信。随着中美磋商遭遇挫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加紧对中国5G的制裁,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遭受一股来自全球的压力。
挑战将接踵而至
在5G牌照发放当日,5G股市并未像此前所设想的一样一路飙升,反而出现不进反退的情况。针对于此,业内有人士调侃道,这是因为5G真的来了。尽管这只是一句调侃,却反映出5G已经脱离概念炒作阶段,转向注重实质进展的现状。
国内5G的优势凸显,在世界范围内正处于领跑阶段。但从另一方面考虑,今后国内5G商用势必不像3G/4G时代,需要从借鉴经验变为创造经验,这一过程中发展将与试错同行。
(1)从运营商商业模式角度
电信企业目前面临着“思维转变”的问题,电信行业已经相当成熟,“人联网”的增长空间已经接近天花板。随着4G渗透率越高,反而用户增长速度在持续回落,电信行业的收入也在持续放缓。
STL Partners指出,电信运营商追逐“改善世界的连接型,让更多人口连接入网”的目标已经撑不起为电信公司带来大量新收入的重任了。尤其是在中国,三大运营商需要考虑提速降费等政策、不限量套餐等变相竞争手段的影响,指望单靠“人联网”获取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2)从投资/回报与技术迭代看
5G牌照发放无疑刺激了运营商加大网络部署的决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在5G牌照发放之后纷纷表示今年将把5G网络拓宽到40个城市,并且实行“不换卡、不换号”即可开通5G服务。
虽然运营商对5G网络部署做出了承诺,但5G大面积、高密集的基站部署,以及后续的运维都将是一个难题,不仅需要运营商大量时间的投入,同时也需要大量资本进入。
同时,在技术上三家运营商目前普遍采用的是NSA(非独立组网)的组网形式,主要考虑到5G完整标准还未冻结,其次,商用提前,NSA组网方式不仅能加速5G网络部署,还能有效减轻运营商的成本压力。
(3)从5G产业发展角度
围绕5G展开的应用是海量的,同时也是差异明显的。目前就5G三大应用场景与典型应用来看,我们熟知的应用包括高清视频、VR/AR、自动驾驶与车联网、远程医疗、智能制造、智慧电网、智慧家居等等。
目前与5G网络协同度高的应用出现在消费侧。目前已经向市面公开的5G智能终端厂商已超过14家,共计22款产品。但受制于款式和价格,5G智能手机仍需较长时间的市场培育来使用户接纳。
同时,上述这些应用作为5G原生应用在目前看来还是阳春白雪,没有落地之前都只能是美好的幻想。要把5G作为赋能各个行业的“电力、水源”,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电信行业与传统企业的创新协同,找到新技术与传统应用的结合点,在产业发展上再多一点耐心、创新和信心。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