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独特视角解读行业万象 天创集团《周周说道》开播啦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钟诗倩    2017-05-05 10:44:45     加入收藏    咨询

咨询
所在单位:*
姓名:*
手机:*
职位:
邮箱:*
其他联系方式:
咨询内容:
验证码:
不能为空 验证码错误
确定

近日,由天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周洲先生发起的中国视听行业第一档行业领域谈话类节目《周周说道》正式开播。周洲先生邀请到前景咨询的董事长、资深行业分析专家唐海龙先生做客第一期节目,两位行业知名企业高层面对面进行思辨、分析,探讨专业音视频行业的市场规模为何停滞不前、如何突破市场规模的瓶颈?

  《周周说道》是由天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周洲先生发起的中国视听行业第一档行业领域谈话类节目!周洲邀请到多位视听行业专家、管理领袖、技术精英做客节目,聚焦行业,透析万象,凝聚专业力量,以推动视听行业发展。

  周洲先生邀请到前景咨询的董事长、资深行业分析专家唐海龙先生做客第一期节目,前景咨询是中国领先的科技影像产业咨询与研究机构,十年以来,前景咨询与产业链保持广泛合作,以客观、专业视角观察行业发展。视听行业的竞争早已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的实施,多样化需求衍生出开放的时代,亦创造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本期,两位行业知名企业高层面对面进行思辨、分析,探讨专业音视频行业的市场规模为何停滞不前、如何突破市场规模的瓶颈?

  敬请收看本期《周周说道》,巅峰对话,理性叩问路在何方!

  视频首发平台:天创集团微信公众号

  播出时间:每周四下午17:00

  文字版

  周洲: 大家好,我是周洲。我在音视频行业从业到今年已经23年了,一直与这个行业的同行交流都不多。从17年开始,我们请了一些这个行业的专家、精英,探讨这个行业的发展。我希望通过这些观点的交流,能够跟大家一起推动音视频行业的发展。谢谢大家!

  周洲: 欢迎来到《周周说到》,这么多年音视频行业的成长跟发展我们一直不知道到底市场规模有都多大,今天我们就请来了前景咨询的董事长唐海龙先生,我们聊一聊专业音视频市场的情况。

  看一个背景资料,2017年中国的教育市场总规模将超过9万亿,旅游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万亿,中国健康产业的规模为4.9万亿,智慧城市也将进入到2.0时代,市场规模都是万亿级的,人家都那么大,咱们这个行业到底能有多大规模啊?

  唐海龙: 我们是从99年就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做音视频的资讯与咨询,18年了,作为一个叫第三方的观察者,所以接触到这个行业可以说叫方方面面的人,我们观察的角度可能比较多一点。但是谈到产业规模,因为这个规模大家都会想象他应该是一个数,就像您刚才说的,几万亿还是几百亿,所以关于这个数我们有一个自己的认识,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很简单,就是产品销售方面的,整个我们算下来大概有700亿左右,整个的中国,这700亿的构成。厂商通过渠道把这个产品卖出来的价格的一个总和,大概700亿。如果到了用户端我们会有一个方案增值,因为在咱这个行业里有非常多的集成商,集成商增值部分的话,我们粗算如果是有一倍的增值,那这个就是1400亿。那在这个方案增值背后可能还有很多的关联行业,我自己把他定义为叫做一个应用市场,整个专业音视频的应用市场可能比方案市场还能再大,假如他大一倍的话我们可以看高到3000亿左右的一个规模,这是我对行业规模的一个理解。

  周洲: 最后一端是什么,还有关联端?

  唐海龙: 说白一点,就是大家说的跨界,我明明是做音视频专业服务的,但是有人说那你能不能做内容,如果我这个公司能做内容,那内容端其实并没有被我们计算到技术方案部分。

  周洲: 我就拿您这个数来判断的,这个行业的规模,但整个这几年来说,近十年按理说是增长比较快的,但是刚才您又说这几年都是在700亿左右,变化不是特别大,是这样吗?

  唐海龙: 是,这个现在已经有三四年,如果你说一个行业的规模,一般都是拿金额来衡量的,其实我们还有一个衡量值就是数量,比如说很多产品的硬件销售,他的数量增加了一半,但是金额还没变,也就意味着平均单价在降低,公司越来越累了,搬的箱子越来越多了,但是产值并没有增加。有的行业,比如说民生行业,有通胀了,卖烧饼的烧饼也会涨,卖必须品的,消费品他们都可以同步涨,大家都认,但是我们这个行业恰巧是属于那种,你要想涨点价还挺难,所以得一个结论就是我们这个行业好像没有赶上同步的那种增长。

  周洲: 从这点讲还是出厂创新不够。

  唐海龙: 创新不够,可以这么说。

  周洲: 如果创新够他肯定议价空间会增高,除了这个规模之外,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多少?

  唐海龙: 从业人员我们只是做了一个大估算,比如说我从渠道端算的,供应商不管你是厂商,总代理,还是经销商各种身份,一万多家,每家你说员工平均大概在30个左右,那就是30多万,这个行业的跟其他行业划分的界限不是特别清晰,有的可能是一个公司的事业部干这块,有的是整个公司全干这块,你说他算不算专业音视频企业,然后我们假定他都算,这个数字再放大一点,我估计整个国内从业人员大概50万上下还是有的。

  周洲: 咱就说30万到50万,这么多人,这么多年都没有一个质的创新,您觉得是什么原因?

  唐海龙: 还是对用户的需求理解,我觉得还是出现了落后,跟用户的需求还是有点脱节。比如说像吃喝或者是娱乐品,这个东西传染得比较快。比如说举个例子,你像韩国的鸟叔,他唱歌、跳舞这个视频一下子风靡全球,大家就跟这学,跟着玩,内容端的传播就是他像传染,很快就会波及到大众,并被人家喜爱和接受,但是我们这个行业就跟用户的需求没有特直接的联系。就用户我说我想要这个,然后你说我有一个方案可能能满足你,但是你能不能听懂用户说的他想的东西,但是我们想跟上用户的需求可能需要去深刻的了解,还要适应他的变化速度,因为用户这两年变的太快了,有点跟不上。

  周洲: 几年了都跟不上,这从业人员这么多,包括我、您,还有您见过的这么多,不是也天天在琢磨这事么,但是为什么就做不出来,迈不出这一步。

  唐海龙: 我觉得是用户变化的周期比我们的周期短的多。

  周洲: 那就是说我们应变速度压缩,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在这方面就能有一些创新。

  唐海龙: 如果压缩挺费劲的,因为这事各行业有各行业的特点,你开发个方案,从他的合理性到成熟,肯定是很难压缩,但是这也不能说那就成了死结了,其实产业规模的变大,就是所有中小企业共同责任,如果每一个工商企业都会变大,这个产业规模自然就上去了,在我们不能缩短自己应变周期的前提下,咱们做预判。

  周洲: 就是未来几年,如果增长趋势还有吗?

  唐海龙: 如果大家说我们预判了18年或怎么样,19年或怎么样的时候,大家都在这方面加强工作,那这个增速还是有的,尤其是专业客户端的需求,他也是大多数都不是自发的,都是被引导的。比如说他有100万的预算,他要装一个会议室,如果灯光行业他对这个行业有预判并且引导用户的消费他可能把这50万去装灯了,而没买会议室设备。

  周洲: 降低档次了,减少数量了。

  唐海龙: 对,实际上我们预判的意思就是说,能够跟用户迅速的找到他的需求点之后就引导他把钱消费到我们行业。

  周洲: 那按您那天的说法来说,用户挺知道需求的,你们跟不上趟,然后我们来讲,我们创作什么样的需求,让用户能去接受。比方说视频会议,音频会议应用很普及了,视频会议应用还没那么普及,是不是用户到底有没有这个需求,如果有的话,当然不是刚性,那我觉得就有市场,我就应该在这块让用户怎么能便利的、快速的、低成本的使用视频的这种交流工具,然后替代一部分音频交流工具,就是作为企业来说,我肯定也在琢磨这个事。

  唐海龙: 就是一个公司,你看清楚用户需求你肯定现成的生意你要做,那现成的生意要做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看到需求就去满足他,利用我的专业能力。另外的话,你还得想想,你能创造出什么需求,实际上对企业的标准就是双重的,两重约束,就像我们部门结构划分似的,你有一个工程部现在干活挣钱的,你还得有一个战略部门,观察未来什么挣钱,就算一个小企业没有的话,说我没这么多人,搞这么多部门,那老板的脑袋里也得分成两部分,就是这种感觉。

  周洲: 对对,这样说我就觉得咱俩的基本统一了。

  周洲: 现在就是刚才的市场规模,大概您的判断,包括我们在一线做得也是蛮认同的,我觉得市场定了,那大家的企业成长是靠什么,一定是抢凳。任何一个行业,原来咱们书本上都有了,占有这个行业的15%,几乎在这个行业就有话语权了,目前看我们这个行业没有议价,而且这两年我看,也就是现在看得很明确,在每个行业越来越窄了,越窄的就能做到很极致的话,日子现在比较好过,咱不说规模有多大,有可能金融、影像,你看把视频先从音频掰出来了,然后又在金融口,怎么应用,又做了一个深入,那就越来越,在这块他是龙头,那有可能他日子会很好过,但不一定说是规模有多大。

  唐海龙: 对,从市场信息也佐证你的说法,为什么呢,你像我们这个行业,有几家上市企业,名字咱就不说了,你分析一下这家公司的业务,基本就是锁定了三、四个。比如说有人锁定能源,有人就锁定政府会议室,有人就锁定法院,然后利润如果保持在他比较合理的利润范围内,这个企业就是一个很健康的,他健康到基本可以上市了,产业的规模有的时候虽然大家很关心,但是他不如我企业做得强、做得好,对于那个企业家来说,更来的直接一点,规模有的时候你可以不要太国际规模,因为你只要找到你的定位,然后你完全可以做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专业公司。

  周洲: 你哪怕最窄的你先做好,再说做大的事,规模肯定是跟经营的效益比,或者叫效率,咱别说效益了,俗,效率比那肯定效率放前面,因为这个行业离散性太强,你说从业家数很多,每家规模都不大,这种竞争就是很无序,如果不能形成相对的这种寡头,这个无序的状态再过十年你也解决不了,这个行业就会没有进步。

  唐海龙: 提高这个问题我想到一个词,叫如何脱颖而出,其实脱颖而出肯定是靠创新的,然后我们就要牵引的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所谓的能力就是不能空想吧,空想创新,你想今天做一个淘宝,明天做一个淘宝是不可能的,他也得是积累10几年的。所以从现有的能力上我去考虑创新,比如说有人在提我们把产品做成方案话,然后这个很多公司都已经提了,而且实施有不少年了,你会发现中国的公司挺有意思,他在理念上经常会趋同,就是当有10个人说他是方案公司的时候,那一万家公司已经有九千公司也跟你说,我也是方案公司,然后又出现瞭望无际又开始乱,但是他乱的层面好像升级了一点,原来是产品上乱,现在升级到方案上乱,这本身就是一个行业进步。然后在方案都乱的情况下,又有的公司说我还要创新,因为我还要脱颖而出,我还要用创新的手段,这时候他说我就把方案做成标准化,方案标准化的技术要求比产品方案化要高的得多,因为你标准化不是目的,而是让用户认可到你有这个标准化的能力,所以说产品在方案标准化的过程中能够实践的公司就少,因为他意味着很多的投入,这个方案标准化层面的创新我觉得应该给他归类于,他不是一个很底层的技术的创新,他可能就是应用层面的一个创新了。

  周洲: 谁的创新速度快,谁的创新能力强,未来就会比人成长的更快一些。

  唐海龙: 是。

  周洲: 我发现这个行业咱要聊的事太多,尽量我们把这些想聊的事,下次深入的再针对某个具体的事再来细聊。

       《周周说道》,巅峰对话,理性叩问路在何方!

  视频首发平台:天创集团微信公众号

        播出时间:每周四下午17:00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