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整体增速放缓 LED企业应如何“借力”发展?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钟诗倩    2017-05-04 13:45:14     加入收藏    咨询

咨询
所在单位:*
姓名:*
手机:*
职位:
邮箱:*
其他联系方式:
咨询内容:
验证码:
不能为空 验证码错误
确定

产业整体增速放缓,国内LED市场竞争格局形成,对企业造成巨大影响。

  据彭斯特介绍,环顾当下中国LED行业的现状,可以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上游门槛高,产值占比低,增速低;其二,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巨大,并且保持较快增长;其三,LED上中下游的增速分化明显,其中上游芯片和中游封装增速低于行业平均增速,依然受到市场价格竞争影响。

  由此就可以看出,中国的LED产业整体增速有着放缓趋势。

  2016年国内LED市场竞争格局

  1、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

  据前三季度财报数据统计显示,营收排名前十家厂商2016年营业收入预计均将超过20亿元,将有4-5家厂商进入50亿元俱乐部。

  营收排名前十厂商营收之和占总产值比重为8%,比2015年的7.2%提高了0.8个百分点。

  2、企业发展两极分化明显:

  生态的变化

  大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优势资源集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星系化产业集团逐步形成;

  小企业生存艰难,依靠低成本进行同质化竞争,在成本上升和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下利润微薄,企业关、停、并、转时有发生。

  不同战略和定位,加速转型升级

  一种是通过整合并购打造“巨无霸”企业,以规模效应和集成能力取胜;另一种是采用“小而美”战略,聚焦细分市场深耕细作,谋求差异化发展。

  3、产业链发展差异化,规模优势愈发明显:

  1、上游门槛高,产业集中度最高,垄断竞争;

  2、中游发展平稳,规模效应不够明显,一超多强;

  3、下游应用广泛,产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但龙头渐显。

  4、行业整体格局调整充分,供需结构改善显著:

  行业经历深度洗牌,政府收缩补贴,无序产能受抑制,规模效应扩大,议价能力提升

  1、“十三五规划”不再将LED产业列入培植行业,补贴正在逐步收窄,整体上游芯片产能已从本质上受到显著抑制。

  2、从占据MOVCD供应量90%生产厂家Aixtron和Veeco16年仅30多台MOVCD的订货量可以反映上游产能扩张将大幅减缓。

  3、UBS(瑞银)预计目前中国能够大规模量产LED芯片的企业约为10家左右。

  LED照明渗透空间仍较大,LED照明及小间距需求端向好,将继续大幅拉动LED产业链下游需求,LED产业链供需关系发生转变

  1、2016年LED产业链上游涨价频频,部分产品上涨超过15%;

  2、2016年下游LED照明企业营收好转迎来拐点,多家企业同比增长超过40%;

  3、10月1日起“禁白令”促使LED照明灯具进一步加速替代白炽灯;

  4、LED照明渗透率仅27.2%;

  5、预计到2020年全球LED照明年均复合增速达20.36%;

  6、户内外小间距LED市场持续火热;

  7、供需差缺口巨大;

  综上可见需求已明显改善。

  LED行业存在的问题

  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失衡:

  1、低端产品过剩与中高端产品不足之间的不均衡;

  2、大部分LED核心专利被国际照明巨头所垄断(专利费、诉讼、关键技术未能绕过);

  3、与国外相比,国内LED企业的技术、品质仍有差距,创新投入还是不够;

  4、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价格战,恶性竞争。

  出路

  1、坚持鼓励创新,加大研发,从制造到创造:

  例如:

  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中节能晶和照明有限公司携手南昌大学完成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勤上光电携手清华大学完成的“调控光线行为的三维自由光学曲面构建及其在半导体照明中的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

  企业只有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加大研发投入,构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价值链体系,才能真正把创新和研发能力打造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2、走差异化路线,专注发力细分市场:

  LED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对中小企业而言,走差异化路线是成功的第一步;结合自身优势,集中精力,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才能形成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比如:汽车智能照明、智能手机用LED-FLASH闪光灯,紫外LED、植物照明用特种波长LED灯等高端应用市场。

  3、加强专利保护,拓展海外市场:

  “一带一路”战略为国内LED上游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而印度、东南亚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则进入了LED照明替代的需求旺盛期。“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带动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LED照明产品届时将有广阔的市场。

  国内LED照明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可能遭遇的风险有高额专利授权费,专利诉讼。因此,国内企业需要有知识产权意识,将知识产权作为自我保护的手段;政府或者产业联盟需要在宏观层面上去引导国内LED专利布局,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专利补充。

  创投典型案例—金沙江创投

  1、2011年6月8日,金沙江创投1000万美元投资上舜照明(中国)有限公司(上舜照明)。2012年5月10日,上舜照明获得金沙江创投和美国橡树投资基金第二轮3000万美元的投资。上舜照明拥有各项LED照明产业链技术,包括电源驱动、模具、封装和光学设计,使现有的LED照明技术水平达致性能和成本的完美平衡。

  2、2010年12月,金沙江创投、北极光风险投资基金与IDG资本三家公司向易美芯光投资5000万美元,协力打造高亮度发光二极管(HBLED)企业旗舰。截至当时,该笔交易是国内最大的针对HBLED封装项目的国际资本投资。2011年4月26日消息透露,易美芯光完成第二轮融资,获金沙江创投、北极光创投、IDG-Accel资本、Mayfield等总金额5150万美元的投资。

  3、2008年,金沙江创投联合北极光创投于10月23日宣布,3000万美元注资北京太时芯光科技公司。该实验室拥有30多个LED相关专利,同时在蓝光LED和单芯片白光LED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在国内的LED技术领域当中处于前沿。

  4、2006年金沙江创投联合Mayfield、永威投资向晶能光电投资1000万美金,而后在2007年及2010年陆续注资4000万美元、5550万美元。金沙江此次投资晶能光电,正是看准其硅衬底技术,申请及获得的专利技术有160多项,既降低材料成本,还绕开了美国、日本的专利壁垒。

  过去十年,金沙江创投利用产业链投资的理念,在LED产业领域先后投资了晶能光电、太时芯光、易美芯光、大连三维、上舜照明、飞利浦Lumileds等8家企业,贯穿LED产业链的芯片、封装、照明应用在内的全部环节。金沙江创投在LED领域的重点投资的成果,在这几年LED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得到了体现。

  几点建议

  LED上市公司、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应该鼓励和支持内部技术人员跳出企业框框,进行创业,并吸引创投资本的介入,给新技术的萌芽提供土壤,一起来推动新技术的发展,最终得益的还是企业,还是我们LED行业。

  有资金实力的公司,特别是LED业内的企业,应该支持创投,通过创投来支持LED新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既可以反哺自身竞争力,又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最终提升产业创造力,实现向高端领域的渗透。

  掌握技术的发明人,有心创业的技术团队、创业者也应该放平心态,借力发展是第一要务,不要想着技术评估的价值有多么大,漫天要价,吓退创投资本。发展起来了,市场认可了,才有价值。市场不认可,或者产业化做不下去、创业公司发展不起来,一点价值都没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