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富士康推出“睿侠”60英寸LED液晶电视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航行150    2013-01-25 05:30:00     加入收藏    咨询

咨询
所在单位:*
姓名:*
手机:*
职位:
邮箱:*
其他联系方式:
咨询内容:
验证码:
不能为空 验证码错误
确定

  富士康自有品牌电视“睿侠”于1月24日在大陆首发。 “睿侠”60英寸LED液晶电视的预售价为8999元/台,是采用的“原装进口10代线面板”。

  2012年,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斥资660亿日元,参股了日本电子巨头夏普的第十代液晶面板线(下称“十代线”),并获得十代线的一半产能。十代线能经济切割60英寸和70英寸的液晶面板,这为富士康在彩电业的扩张打下了基础。

  同年,鸿海旗下赛博国际控股公司与美国RadioShack数码零售连锁店共同注资成立合资企业――睿侠。RadioShack是一家有90年历史的美国连锁品牌,目前在全球拥有7000多家“电子服务便利店”。睿侠2012年进入中国市场,第一家店开在上海市徐汇区。

  在打通上游面板资源和下游通路之后,鸿海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电视整机品牌“睿侠”。“睿侠”是富士康与夏普合作十代线后,首次推出自主品牌的60英寸LED液晶电视,与渠道名字相同。据了解,富士康将“睿侠”电视定义为“大尺寸”专家,2013年还会推出70英寸的电视。

  去年9月起,富士康已在台湾推出睿侠60英寸液晶电视,进行“试水”。每台售价为1000美元,限量销售了几千台。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IT代工企业,代工的产品不仅包括苹果的iPhone、iPad,还包括夏普、索尼、VIZIO彩电等。据DisplaySearch的数据,富士康2012年就为索尼代工了750万台彩电。

  但代工企业利润微薄,富士康一直想立足自身的模具研发、制造、组装优势,由代工企业不断向两端相对高利润环节延展。

  上游液晶面板领域,鸿海已参股了奇美、夏普十代线;下游零售终端领域,鸿海在大陆开设了30多家“赛博数码广场”。虽然其与麦德龙合作“万得城”发展遇挫,但是“赛博”和合资企业睿侠均有激进的扩张计划,其中睿侠计划未来三年在中国扩张到500家店。

  有了面板、制造、终端,富士康唯一缺的就是品牌。此前,它已在北美控股了VIZIO。据群智咨询的数据,VIZIO去年前三季在全球彩电市场的份额为2.8%,行业排名第十几位。目前,美国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彩电市场,VIZIO已经在北美彩电零售市场名列前茅,富士康也想在中国市场有所突破。

  拥有夏普十代线一半产能,意味着每年要消化200万片大尺寸液晶面板。除了帮索尼、夏普代工,郭台铭去年也积极在中国大陆推销60英寸面板,与创维、海尔等彩电大厂均有接洽。据了解,由富士康代工的海尔60英寸液晶电视售价约7000元。

  富士康还想掌握更大的自主权。奥维咨询(AVC)平板显示事业部副总经理刘闯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睿侠”电视的推出,打通了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彩电产业链,不管其他代工客户情况如何,都可以多一个面板的“出海口”、多一张灵活的牌。

  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业内认为,作为一个新生品牌,富士康的睿侠电视在大陆市场至少面临品牌、价格、渠道三重挑战。

  DisplaySearch中国区研究总监张兵认为,8999元的定价偏贵,富士康代工的60英寸液晶电视去年在北美市场才卖999美元。且“睿侠”在大陆知名度不高,彩电是耐用消费品,品牌积淀需要时间,长期影响还有待观察。

  “如何平衡自主品牌与代工客户之间的关系,也是富士康需要考虑的。”张兵说。

  群智咨询的研究总监李亚琴则认为,“睿侠”可能会对大陆55英寸电视的中档市场有一些冲击。富士康主打性价比,VIZIO的60英寸液晶电视去年圣诞节在北美促销一度拉低至699美元/台。55英寸是大陆50英寸以上电视的主打规格,低端价位约6000元,高端价位上万元,8000多元是中档价位,会受到低端60英寸电视的冲击。

  不过,富士康在大陆首推的睿侠60英寸电视是2D,而非3D的。“这可能是它的‘软肋’。”李亚琴说,国内中档的55英寸液晶电视基本都是3D的。

  业内预计,天猫首发之后,睿侠电视将会进入鸿海旗下的渠道,如赛博数码广场等。

  但李亚琴认为,赛博数码广场在大陆的发展速度没有预期快;而睿侠数码店即使未来3年在大陆做到500家,也仍是IT渠道,与彩电的销售渠道有差异,且面临本土化的挑战。

  富士康在大陆首推自有品牌的彩电,至少反映了IT企业做彩电的热潮,去年联想也做彩电、今年乐视也要推出电视。与此同时,彩电上下游一体化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