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科视CHRISTIE激光电影机实现全球首次完整版电影激光投影放映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航行    2012-09-12 09:27:40     加入收藏    咨询

咨询
所在单位:*
姓名:*
手机:*
职位:
邮箱:*
其他联系方式:
咨询内容:
验证码:
不能为空 验证码错误
确定

2D亮度的3D 电影亮相2012 IBC“大银幕” 标准长度的《雨果(3D)》以及《变形金刚:月黑之时》和《穿靴子的猫》的片花将以14 英尺朗伯的亮度进行放映,解决了3D电影放映时画面黯淡的问题。

  下周一,科视Christie®将精彩亮相阿姆斯特丹RAI 会展中心“IBC大银幕”影院,以前所未有的2D亮度呈现3D内容,从而解决电影业的一个最紧迫的问题——3D内容放映常因亮度低,特别是普遍低于3英尺朗伯(ft-L)的亮度,而导致放映效果不佳,而2D电影的亮度已达到14英尺朗伯。此次展会上,科视Christie激光电影原型机将首度公开亮相。

  “科视Christie坚信,银幕亮度越高3D效果越好。我们应该为放映商提供震撼的、身临其境的3D体验解决方案,”科视Christie娱乐解决方案产品管理高级总监Don Shaw博士说,“观众有权利享受14英尺朗伯的最高亮度的3D 效果。今天我们的演示将表明,最高亮度的放映能更壮观地呈现制片人的设想,带来更具现场感的观影体验,最终实现更高的票房收入。”

  Shaw博士继而指出:“一些观众看完3D电影后,会抱怨出现头痛、疲劳、眼睛酸胀等症状。正如在弱光下看书一样,屏幕亮度偏低是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之一。除了“护眼”的高帧率(HFR)电影技术之外,增加银幕亮度也是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

  (双氙灯的科视Christie DLP®放映系统,即科视Christie DLP®,是目前提升银幕亮度的非激光放映方式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影院的3D放映中,如好莱坞的辛纳拉马巨蛋影院(Cinerama Dome)和其它聚光灯影院(ArcLight Cinemas)旗下的影院)。

  一段简短、专业的指导 …… 然后观看电影

  在简短的演讲中,Shaw博士将详细阐述低亮度问题的解决方法。著名立体摄影师Demetri Portelli(《雨果》)和Corey Turner(《变形金刚:月黑之时》)以3英尺朗伯所放映的他们的电影片花为例,讲述3D电影制作中的挑战——即呈现给观众的亮度不够理想。

  “作为一名立体摄影师,制作3D图像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具挑战,同时也是最有价值的经历。我与众多3D电影制片人有着同样的苦恼,作品的质量不可避免地会因影院的低亮度放映效果而大打折扣。”Demetri Portelli说,“所以这次《雨果(3D)》能以14英尺朗伯亮度放映,是3D电影放映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引人入胜的细节将得到展现,3D空间因高亮度放映而显得更加丰满。科视Christie找到了解决方案,从而设定了3D放映的新标准。为此,我感到很兴奋,并对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作为派拉蒙的后期制作副总裁,Corey Turner负责所有的立体3D制作。他回忆道,“我在Michael Bay导演的《变形金刚:月黑之时》中担任立体摄影师。当派拉蒙发布这部电影时,一些特制数字母带的拷贝,必须借助标准3D两倍亮度的放映系统才能得到完美呈现。即使该“限量版”也只能达到6英尺朗伯的放映亮度,当然这比现行的4.5英尺朗伯的3D标准要好得多,但离2D电影的亮度级别还有很大差距。看到电影放映技术在更高亮度上取得进展,我非常高兴。科视Christie在这方面的进步和优势可喜可贺。”

  Corey补充说:“这种技术会让制片人更加青睐3D,也能让观众更好地领略导演和摄制组融注在每个镜头中的美妙细节。观众不再会好奇地问,‘……这真的是3D吗?’因为他们能看见和体味影片中的所有细微之处。”

  完整版电影的激光放映开启新时代

  Shaw博士、Portelli先生和Turner先生演示后,Martin Scorsese的《雨果(3D)》——首部激光放映的,能达到2D标准亮度的3D影片——将在派拉蒙国际影业公司、科视Christie和XPAND 3D的倾力支持下隆重献映。

  在评论激光电影机和它的发展方向时,Shaw博士说:“激光放映系统的设计之路上有很多分叉口,大多数的制造商会选择不同的道路。”他表示,科视Christie的客户将从这个有着逾80年历史、世界最大的DLP电影机供应商处获得最好的技术和服务,“……我们最终发布的激光电影机系列,将延续创新和高性能的优良传统,满足影院、pro AV、高级可视化和仿真等领域客户的不同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